第65章(第2/4页)
张樱:“???”
但也因此,张樱更喜欢往福晋这儿来了。
毕竟等福晋与默默混熟后,她能托付的人就更多了,若张樱什么时候不得不带着老獒出门而不能带娃一起,默默也有一个可以照顾的人不是?
毕竟孩子偶尔哭一哭还能锻炼肺活量,可经常哭的话,可就容易损伤声带了。
而除了福晋外,张樱对其他格格的态度就没那么好了。
那一个个的,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美女蛇。
得小心对待。
不过她与其他格格本也没怎么接触,她的态度倒也没什么影响。
而这个世界,留给张樱消化那本书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天而已,等她与福晋的关系进一步升温,外面也接二连三地传来了更多的消息。
在康熙回宫后,直接在自己养马的上驷院旁搭了个蒙古帐篷,将胤礽关了进去。
同时,命胤禛与胤禔看守。
但据胤禛所言,胤禔这个惯来与太子争锋相对的皇长子脸上不但没有喜色,反倒整天忧心忡忡,偶尔被关押的太子反倒会对胤禔这个“胜利者”冷嘲热讽,说他“偷鸡不成蚀把米”,说他蠢到“辛苦一场,却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几天后他才知道,原来康熙在宣布将太子废除拘禁、将索额图的几个儿子与胤礽身边的心腹全部斩杀的同一天,还对所有人说了一句——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康熙的话说得明明白白,他从未想过立胤禔为太子。
年近不惑,胤禔终于发现了这一事实,受到的打击不可不畏不大,他只是在看守废太子的时候精神恍惚,已经是心理素质极好的表现了。
但打击一重接一重。
没多久,康熙又对外放出话来——
“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
胤禛看守太子,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都多。
于是
他还从太子与胤禔的对骂中知道了,康熙因废太子一事与胤礽争论时,曾无意说起自己杀索额图的原因,是因为索额图意图帮助胤礽篡位。
但当时,康熙只是处置了索额图,而并未对太子出手。
胤禔的情绪变得愈发萎靡。
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从来只是胤礽磨刀石的身份。
胤禛跟夹心饼干似的处在破罐子破摔的胤礽与胤禔之间,每日被迫从二人的争吵中听到无数隐秘,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为两位年长皇子都被拉下马而高兴,还是该同情一下两位兄长,又或者,是不是该让这两人安静一点儿……
因为,真的太吵了!
他的耳朵都要聋了!
胤禛没得到多少好处,胤禩却因为凌普的下马,而成了内务府总管。
康熙将废太子的圣旨祭告天地后,胤礽就从上驷院转移到了咸安宫,由无数太监与侍卫看守。
胤禛终于从两位兄长无休止的争吵中,解脱了出来。
但在胤礽的转移过程中,胤礽对废太子的罪名提出了异议——
"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
胤禛与胤禔最先得知此事,胤禔只当没听见,胤禛却立刻将此事告诉了其他皇子,但其他皇子中除了九皇子胤禟外,也无人愿意多管闲事。
最后胤禛逼着胤禔与自己一起,将此事告诉了康熙。
康熙对胤礽到底还有父子之情,如今冷静下来,也觉得太子在帐外那一眼绝非自己以为的不善,于是命人将胤礽身上的锁链取了下来。
但对胤禔而言,这却是个不好的讯号。
胤禔已经赔上了自己的前程,若这一切都只是无用功,等康熙气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好想要复立太子,那他又算什么?
他当不成太子,也绝对不能让胤礽当!
胤禔已然偏执,又不知被谁撺掇了一句,竟直愣愣地冲到康熙面前请诛太子!
康熙对此的回复是——
“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康熙气怒之下,甚至对胤禔动了杀心。
索性惠妃得知此事,立刻赶到康熙面前先跪下请罪,又将胤禔大骂一通,说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是个天生的坏种之类的将自己的儿子贬低到尘埃的话,直说得康熙都失去了言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