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4页)

奶奶心疼得直哎哟。

但谢陆言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事人似的,抱着猫咪站了起来。

从应宁身边擦肩而过时,余光悠悠地扫了她一眼。应宁心里一紧,咳嗽了一声,到底还是心虚的……

-

夜幕降临,谢家为应宁准备了欢迎宴。

大家都在,唯独谢陆言在楼上罚抄。

奶奶一直在埋怨谢爷爷,“这下好了,阿言原本晚上还能喝碗粥的,现在连粥也不吃了。”

阿姨送了七八次都被他拒之门外。

爷爷虽然也心疼孙子,但嘴上却不肯服软,他嘟囔着:“不吃就不吃!少吃一顿饿不死他。要饿死,这么多年早就饿死了。别管他,咱们吃。”

应宁坐在一旁,低着头默默吃饭,大气都不敢出。

她感受到谢陆言妈妈对她的不满,可能因为自己害得他儿子挨罚,所以一整晚一眼都没有看过她。

尤其在爷爷奶奶和其他人的热情款待下,这种冷落更加明显。

应宁一晚上都如坐针毡。

云綦看出她的紧张,轻声安慰她,“多吃点,别自责,这件事和你没关系。”

他还贴心地把谢家的家庭情况给她讲了讲。

原来谢陆言的父亲行三,在外地任职,一年才回来两次。他爸上面还有个哥哥和姐姐。哥哥就是谢陆言的大伯,大伯全家都不住在园子里,平时只周末过来陪二老吃个饭。

姐姐就是谢陆言的姑姑,也是云綦的妈妈。云綦的父母都是公职,因为工作原因常年驻外,所以云綦一直在姥姥姥爷家混日子。

此外,谢家还有个四叔,全家都在英国,也是一年回不来两次。

所以平时这园子里就是爷爷奶奶和谢陆言一家住。

应宁心里大概有了底,她感恩地朝云綦点点头,“谢谢,我晓得了。”

#

一直到深夜,谢陆言的房间还亮着灯。

或许是初到陌生环境,又或许是心事憧憧,应宁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觉,竟是失眠了。

最后她来到厨房,找陈妈借来工具煮了碗面。

此时此刻,谢陆言正歪七扭八地靠在椅子上,手捧一本故事书哈哈乐着。

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他微微皱眉,不耐烦地喊了声进。

应宁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葱油面,她来到谢陆言面前,把面放下,轻声说了句抱歉。

雪球乖巧地趴在桌子上,在昏黄的灯光下睡的香甜。

谢陆言却好像压根没听到她的话,他双腿翘在椅子扶手上,没个正形的样子,眼睛紧盯着手中的书,声音带着一丝冷淡:“抱歉什么?”

应宁瞥了眼桌子上的白纸,上面只抄写了寥寥两行字,就彻底摆烂了。

都抄完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她指着那本倒扣的《论语》说:“是我多管闲事,害你受罚,没吃上饭。为了表示歉意,我帮你抄。”

其实应宁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但寄人篱下,她必须懂得世故。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她不能任由关系僵化,只能尽力弥补。

“然后呢?”

“我抄完,然后你把这碗面吃掉。”

谢陆言闻言,手一顿,终于抬起头看向她,随后又瞥了眼那碗面。

他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其滑稽的笑话,猛地笑出了声:“哈哈,你再说一遍。”

应宁深吸了口气,再次说道:“我帮你抄,你把面吃掉。因为看到你没吃饭,爷爷奶奶很伤心,我有些自责。”

谢陆言撑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行啊。”

“好。”既然说定了,应宁便坐下拿起了笔,不过她刚要开始抄写,却被谢陆言打断:“等等。”

他怪笑着从手里捧着的《聊斋志异》里又抽出了另一本古书,递给应宁:“你抄这个。”

《醋葫芦(上卷)》。

应宁虽然没有到博览群书的程度,但从小也是被爷爷逼着读了不少古籍,所以一眼便认出这本是中国十大禁书的其中一本。

虽然这本书没有《金瓶梅》那么有名,但应宁也多少了解一些。

《醋葫芦》通篇描述的皆是男女情'事。

谢陆言刚刚看得津津有味的就是这本书,他甚至还用《聊斋志异》做了个封皮来伪装。

真是个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