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5页)
有时候,不省人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乐阳侯辗转反侧了一夜,终于在第二日晨起时定下主意,他在书房言辞恳切的写了一封信,让管家交给安王爷。
那封信上所言,乃是他在听说了安王世子牵扯进霖阳学子被杀案后,他的种种着急焦虑,以及听闻安王爷所言证物玉佩系月前佩戴,特将今年京中子弟惯用的花纹样式、工匠习惯手法、玉材来源等等一一整理在册。
“……吾儿因故不得前,仅能以此物助王爷一臂之力,望君莫怪,莫怪。”
乐阳侯写完最后一笔后,深吸一口气,立刻将其放入信封,用火漆封好,连忙丢给管家:
“快些送到安王府!”
“侯爷,此信很急吗?要我特马急行过去吗?”
管家立刻说着,乐阳侯摆了摆手:
“速去,再让本侯看一眼,本侯就该后悔了!”
管家一时无言,随后只悄悄将信送出了府,而乐阳侯这会儿浑身无力的靠在圈椅之中,脑中却是想起那少年昨日的一言一行。
他一点儿也不想承认自己是被少年说服了,可是勋贵大势已去,他早已深有体会。
到了这一步,他着实不愿意成为那少年口中为人驱使的物件。
不过是一封语焉不详的信件,倒也不打紧。
可是想到少年说,后手还在明乐身上,乐阳侯又觉得心里极为没底。
难难难!
做人难!
管家去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回来了,还带来了安王送的一些贵重的礼物,只乐阳侯喜欢的碧螺春,便足足有三斤!
那样的碧螺春,除了皇宫,怕是都落到了安王手里吧?
可乐阳侯难得看到那一匣子碧螺春时,面露苦涩,而一旁的管家更是给了他重重一击:
“侯爷,我送信去的时候,安王府正要派人过来,不过我看那人手不少,还带的软轿……”
管家的声音低了下来,安王府此举什么意思,自然不言而喻了。
乐阳侯面色一白,整个人差点儿从圈椅上滑了下去,幸好管家及时扶住,乐阳侯这才抓住管家的手,急急问道:
“安王爷看了信,如何说?”
“这……安王爷只说,侯爷的心意他知道了,之后便让我带了那些东西回来。”
乐阳侯长长吐出一口气,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他忍不住喃喃道:
“如此少年,他日若入朝堂,只怕要搅动风云,也不知是好是坏?”
“可,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呢?”
……
乐阳侯的信件一递,不出三日,安王便找到了那玉佩系被人偷盗的证据,盖因那块玉佩曾被磕过一角,可又是安王去岁送给安王世子的及冠礼。
是以,安王世子让文思院的曾为其重新描样雕琢,更是在文思院留有底稿。
好巧不巧,那玉佩被修补之时,正是安王世子游学泰安府之时。
试问,安王世子如何将一个正在修补玉佩赠人做信物?
于是,安王世子无罪释放,而那位刑部给事中则被以污蔑皇亲国戚为由投入大狱,只待秋后问斩。
此局,右相与安王的对决中,安王小胜一筹。
这一切,徐韶华暂且不知,不过他对这些倒是小有猜测,是以倒是没事儿人一样的在国子监里日日看书上课。
直到这日,卫知徵大病初醒,让人递了信来,竹青的姐姐找到了。
而且,巧合的是……她曾与徐韶华有过一面之缘。
她正是那日,常齐昀给徐韶华设套之时,侥幸闯入房中的女娘。
因为曾经被常齐昀破了身后,丢在百花楼任人摆布,以至于在去岁便染了脏病。
常齐昀本想要让其自生自灭,却没想到她生生挣扎着活到了现在。
卫知徵的信中,不乏可惜,可他不方便行事,便将此事全权托付给徐韶华,任由徐韶华处置。
若是,能得到常齐昀的春宫图,那最好不过,若是不行也就罢了。
总而言之,整封信满是别扭中带着一丝亲昵,傲娇中带着些许柔软,那行文让徐韶华连看了三遍,确定是卫知徵的笔迹这才敢相信。
徐韶华捏着那封信,久久难言,支撑这那位桃红姑娘活下来的信念,不在乎便是竹青了。
可是,姐弟二人明明都在百花楼,可却数年之间不得相见,再见之时,却已是另一人命尽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