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与风同行36时间丈量的距离36(第2/3页)

这也是后车无法得知前面路段有车的原因。”

谢雁先抛出了结论,然后在慢慢解释过程,“故障发生后,温城南站计算机上就已经显示那处出现了代表故障的‘红光带’,之后,值班员立刻和沪城调度所的调度员进行汇报……”

虽然车站的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检修,也有人员前往铁路查看,但时间太短,加上其他因素,在铁道上的人员刚刚查看完之后,撞车事故就发生了。

即便是知道前面有故障,但故障在排查中,高铁因为这几个月的开通和雷电天气,大小的事故和延期也不少,导致压力很大,虽然其他地区的事故并没有这次撞车事故那么严重,只是导致了停车和列车晚点,但也导致——即便是看见了红光带,列车员还是进行了发车,并且告知了前车,该路段有故障,若是届时无法起车,则可以改为目视行车模式。

高铁的时速在200+,目视行车的车速是20公里,相当于轿车慢速行驶,而前车也只是在事故路段停车了不过十几分钟。

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事故,更不想在雷电天气的影响下,让原本就已经不准点的高铁继续晚点下去。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设备故障和雷电天气,前车几次起车失败,最终被后车追尾。

这件事,雷电使得通讯信号有问题、保险丝熔断是起因,铁道控制系统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动车技术不兼容则是隐形的问题,但真正的责任,却要追究到设备上。

正是因为列控中心的设备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缺陷,雷电电击设备后的应急处置不成熟,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么关键的设备,从研发到出厂,使用,全都是问题,甚至没有经过现场测试和测试使用就验收合格,这件事后,背后涉及的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理和追责。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而非技术事故。

“至于前后车的发车顺序问题,从时刻表上来看,后车的确应该在前车的前面,但当日列车出现晚点情况,19点51分,前车进站,晚点四分钟,20点12分,后车进站,晚点36分,此时,两车都在永城站。”

“20点14分,先进站的前车从永城站发车,在发车员的视角,在十分钟后,且信号灯显示绿灯,符合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发车,并无问题。”

十分钟的时间,按理来说足够前车达到下一车站,而雷电导致信号灯异常,显示绿灯——也让人误以为该路段无车。

谢雁的记忆力很好,不需要记者重复问题,逐一回答了刚才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除了事故问题以外,还有救援问题,救援的细节在事故报告中书也有详细的记录,我就几个问题进行回答。”

“第一,宣布无生命危险,并不代表救援队停止了所有的救援,当时接受采访时,桥下负责人虽称桥下人员搜救基本完成,但桥上的救援行动依然在进行,整体的搜救行动没有停止。第二,由于地质特殊,掩埋部分车头可以更方便进行搜救,但最终救援队也没有掩埋车头和其他散落车体,一些阴谋论并不可取,残骸没有掩埋,搜救也没有停止……”

回答完一开始的问题,记者们的提问不再蜂拥而至,很多棘手的问题也被她详细的论述解答完了,剩下的内容,则由发言人和其他专家解释。

“……事故造成40名人员死亡,其中25人为当场死亡。”

发布会结束后已经是深夜了,纪铃背着书包守在门口,看见谢雁出来了,连忙小跑上来,担心地问,“怎么样了?”

谢雁看向走走廊上的受害者家属们。

那天在现场看到的母子又来了,小男孩沉默不语,母亲正在流泪,除了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庭。

有失去了未婚妻的男人,有失去了一家人的孩子,有失去了女儿的父母,他们抱着死去之人的遗照,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沉默不语,但每个人的眼里,都带着化不开的灰色。

她又想起那个还在医院的女孩,只有几岁,却永远失去了父母。

所有的事情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都会有交代的,该检修的设备检修,该调整的系统调整,该追责的人员追责。

但他们的亲人却永远回不来了。

谢雁转头,和纪铃说,“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