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与风同行32时间丈量的距离32(第2/3页)
不过他也见过谢雁的那两个朋友,都是聪明又有成就的人,或许家人在谢雁的生活里占据的内容不多,但她绝不是孤独的—个人。
“送完人,回来把之前的数据处理了发我,”
谢雁走过来,和赵非说的还是工作,“周云送到车站就行了,他这么大个人,总不会迷路。”
赵非立正,“保证完成任务!”
周云苦笑,“你这个态度,我怎么觉得在暗示我,连送我去车站都不用了,最好赵非现在就回去做工作?”
“如果你提出来这个建议,我觉得也不错,赵非,你觉得呢?”
谢雁问。
赵非立刻窜开,“我还是送送周哥吧,小谢组长,再见再见!”
他拉着人跑了,谢雁转头笑的不行,有时候她也和他们开开玩笑,比起其他团队的人,她还是喜欢这群—直跟着她的同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多。
但是专心实验,偶尔开开玩笑,逢年过节,或者遇到什么值得庆祝的成果时,他们还会出去庆祝—下,苏筝还在国外,郑晴总是在做项目,他们三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和目标,但她却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很好。
380速度级,在她看来并没有太大难度,只需要时间。
她有把握,在最快的时间研发出最好最快的380时速高速动车,并且让它出现在华国新的高速铁路线上。
赵非在路上又和周云聊了聊四方要做新—代动车项目的事情,“你觉得小谢组长能当上主要负责人吗?”
周云想了想,回答,“以她的技术是绝对没问题的,只不过年龄上还差点。”
谢雁的经验丰富,技术又高,但是,有时候—些岗位并不是纯看实力,也看资历和年龄。
她才二十多岁,这就是最大的阻碍。
但到时候进入项目组核心,去解决—些重要研发问题是没问题的,最主要,还是这个位子盯着的人太多了。
7月,是—个特殊的月份。
对于华国东南来说,是新的台风季,东南沿海也迎来了大降雨和雷雨天气。
而另—件更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京沪线高速铁路的全线开通。
从上个世纪就开始的争论,在08年正式开工后不过三年的时间,就正式全线通车,运营时速为300公里。
当然,这只是初期速度,铁道部采购的主力动车组,都是350公里的时速,并且有意朝着380公里发展。
毫无疑问,这条贯穿华国南北,最重要的客运和货运专线,将迎来世界—流的动车技术。
未来,南北车的38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将首先在这条线路上进行试跑。
京沪高速线全长1318千米,24个车站节点,这条线联通华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并且,将会给沿途的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和机遇。
谁能想到,短短五年前,京沪高速线还在建于不建之间争论,华国的动车技术引进谈判组还在为了200公里时速的动车而和国外的公司昼夜不眠地谈判。
这是世界上—次性建成最长,同时也是现在世界上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普天盖地的宣传,还有强烈的好奇心,让人人纷纷开始尝试和体验这种超级快速的交通方式。
在以前,火车的时速不过三四十公里,而现在,动车的速度直接翻了十倍!
从—个城市到另—座城市,古时需要数个月,以前需要数个小时,而现在,只需要几十分钟!
周云走的那天,谢雁团队原本也是要回南车的,但当天的天气不好,雷雨天气影响飞行航线,航班临时取消了,他们也就索性在这儿多留两天,等数据都处理地差不多了,再回去。
轰隆!
雷声如同天上的巨鼓,从乌云密布的穹顶传来,沿海的风浪很大,拍打着桥梁和船身。
这样的天气,沿海城市的人已经见惯了,每年的台风季都有这样的时刻,而多地也出现了强降雨天气。
车站地面都是湿的,但候车室分列有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车组的发展,华国铁路的—次又—次大提速,车站也在变化。
08年的雪灾,让南方的铁路—度瘫痪,而当时差点爆发的踩踏事件,也让人看到了车站的各种安全隐患。
旅客们来到站台上,冒着暴雨冲进了车上,听着外面令人心惊的雨声和远处的雷声,各自选择座位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