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严如玉补充:“但有一半是新手,新手的话合格率比较低,按照之前的经验,一天的合格品最多也就两顶左右。要成为老手,得最起码花四五天左右的时间。”
宋锦算了一下,如果是按照今天的人数,这个礼拜每天大概能完成八十顶左右,一个礼拜五百多顶,堪堪能够满足接到的这几笔订单。但还有自己的店铺和其他的小单子的量,就不够看了。再说了,后续要是还有大单子怎么办?因为是按件计酬,这还不一定每天都能有二十个人!
她有点焦虑。
“继续找人吧。如果咱们村的人手不够了,就再去别的村里找。”
吴枝花点点头:“行。我去别的村看看。”
宋泠本来是在一边安静的听着,听到这儿后举起手,又扯了扯妈妈的袖子:“妈妈,我有话说。”
宋锦觉得这一幕有点眼熟,看到女儿一本正经的举手发言就觉得有点好笑,但她这女儿前面几次还真的都提出了不错的建议。
于是,她含笑的批准了:“说吧,小机灵鬼。”
“我觉得……嗯……”宋泠有些吞吞吐吐,她在想要怎么把这个建议变得更像是五岁孩子的语言,最后她放弃了,“我这样你们可以这样,有的人专门管裁布,有的人专门管缝,有的人专门管别的步骤,这样就会快一点。”
为了避免她们大惊小怪,她加上一句:“之前我们做那个花篮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和黄小蕾负责剪花瓣,马小迪和周乐天负责缠铁丝,乔渡负责画颜色,然后我最后再负责组装。可快了!”
虽然乔渡的颜色实在是上得不咋地……宋泠在心中吐槽道。
这就是现代工业社会所提倡的流水线作业了。她虽然没去工厂干过活儿,但也是知道的。
宋锦和严如玉眨眨眼,这貌似真的是个好办法,不过还不等她们说话,倒是吴枝花一拍大腿,有点激动:“对呀!裁版这事儿简单,就算是不懂缝纫的人也会做。这样一天也能省上不少的时候,还有帽边的话也可以单独分出去给人做……”
“哎哟!”吴枝花抱起宋泠,夸了又夸,“我们家泠泠就是聪明!”
“外婆,你放我下来啦。”宋泠挣扎道,她看到了宋英:“我要和宋英去玩了。”
“去吧,小心一点,别到处乱跑。”宋锦叮嘱道。
宋泠还没等她说完,就点头:“知道啦知道啦,还不准去河边,放心吧妈妈,我们不去河边。”
宋锦笑骂一句,看着宋泠和宋英跑远了。她转过来道:“泠泠说得还挺有道理,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些工序给拆开,再定不同的工钱。”
“这样的话,她们会不会有意见?”吴枝花有点担心。
“妈,怎么会呢?虽然表面看上去工钱好像是低了,但原本一天可能做四顶帽子,但现在一天却能做五顶,实际的收入说不定还增加了。只要好好向她们解释就可以了。”
严如玉也点头:“不错。我也觉得可以试试。”
……
宋英跑出去找宋泠玩之后,杨美云在家里把家务活都给干了,然后才拿着领到的布料和针线打算去外面找人一起做帽子。
刚要出门,她丈夫宋启发回来了。
宋启发刚进门就看到她要出门,阴着脸:“你就不能好好的待在家做吗?非得要出去!去,给我倒碗水来!”
杨美云赶紧放下手上的东西,给他倒了碗水。换在以前,只要宋启发露出了些许不乐意的态度,她肯定就会乖乖的听话,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她忽然就不想那么做了。
“家里光线不好,我去外面做。”
在看到宋启发阴沉的眼神后,她又懦懦的加上一句:“这样也可以做得快一点。”
潜台词是钱也可以多拿一点。
宋启发的怒气被她平息了,但想到每天她就赚那么几块钱,心里就又不爽了,骂道:“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这个婆娘,生了两个赔钱货都生不出儿子,还不会赚钱。你看看隔壁村的那个刘婶,做合会赚那么多,你他妈天天就赚个几块钱,真是猪都比你聪明。”
杨美云不回嘴,就低头听着他骂。这个时候她的情绪反倒比较平静,因为她知道,他只要骂完了,这事儿就过去了。如果是他真的很生气,那会直接上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