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王母娘娘(第2/6页)

秦凤仪下午方与他爹娘一并告辞,回了家。

秦家人一走,景川侯夫人憋得难受,在老太太屋里不好说什么,回房见丈夫在房里歇息,闻到满室的酒气,连忙过去摸了摸丈夫的额头,凉凉的,并没什么。

景川侯夫人问丫鬟:“侯爷可用过醒酒汤了?”“用了两碗。”

景川侯夫人便打发丫鬟下去了,坐在床侧抱怨:“如何吃这许多酒!阿钊也是,怎么没劝着你些。”

景川侯揉揉眉心:“秦老爷第一次上门,阿钊是晚辈,自然得我陪着。”

提到姓“秦”的,景川侯夫人就一阵憋气,道:“侯爷见着你那顺拐亲家了?”

景川侯皱眉:“这叫什么话?”“什么话?好话!”景川侯夫人道,“阿镜虽不是我生的,可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你说说咱们阿镜,京城有名的才女,谁见了她不夸。自小到大,公门侯府,世宦书香,那些提亲的人,能把咱家门槛踏平!就是方家的阿悦,那孩子,现在年纪比姓秦的大不了几岁,已是解元了!难道不比姓秦的小子有出息!侯爷没瞧见,你那俩亲家,一个顺拐一个暴发,那个秦老爷,进门便是同手同脚,那个秦太太,满脑袋的金玉首饰,只怕别人不晓得他家有钱!咱们阿镜,侯府千金,以后就去伺候这样的公婆!”景川侯夫人气得直喘气。

景川侯听妻子抱怨了一会儿,缓声道:“秦老爷,是个实诚人。出身是出身,人品是人品。出身是可以改变的,人品好,才是最难得的。”

“难道京城除了他秦家就没有出身好、人品更好的吗?”“有。”景川侯道,“但不是阿镜没看上吗?”

“侯爷,这可是阿镜的终身大事,你可不能犯糊涂啊。”景川侯夫人道,“阿镜毕竟年轻……”

她这话还没说完,景川侯已道:“我也挺喜欢这小子。”

景川侯夫人简直不能理解这父女俩的眼光,问道:“你喜欢他哪儿啊?喜欢他成天胡说八道乱吹牛!还是喜欢他叫你景川老头儿!”

景川侯一笑:“都喜欢。”

景川侯夫人气得直接回了娘家。

景川侯夫人回娘家一通抱怨,道:“我还不是好心?玉洁的亲事,定的是崔国公家的公子。玉如还小,亲事未定,以后也差不了。这个阿镜,本就不是我生的,我更得格外疼她些,别人才不会说闲话。自小到大,样样好强,可也不知怎么在这亲事上就相中这么个盐商家的子弟!”

平郡王世子夫人递盏茶给她,劝道:“妹妹快消消气,不是听说秦公子中了举人,这眼瞅就要中状元了吗?”“嫂子快别提这事!”景川侯夫人气得很,茶也不吃,放在一旁道,“本事不大,口气不小。先时考秀才,秀才还没考,信来了七八封,口口声声必得案首。结果,秀才统共一百人,得了个七十五。侯爷都叫他二十六。”

“为什么叫二十六?”平郡王世子夫人不明白了。景川侯夫人没好气道:“倒数二十六名。”

平郡王世子夫人大笑,连平郡王妃都未忍住,唇角翘了起来,其他人正是笑得前仰后合。景川侯夫人道:“就这么个人,我家侯爷硬是能入眼?真是奇怪。”

平郡王妃笑道:“女婿面儿上看着威武,私下倒是很风趣啊。”“别提了,平日里多宝贝阿镜啊,就给阿镜寻这么桩亲事!你们没见,秦家那对夫妻过府拜访,我的天,路都不会走,一进侯府便同手同脚,说话都不利落,结结巴巴没个样子。”景川侯夫人叹道,“我一想到阿镜以后要服侍这样的公婆,心里真是舍不得。”

平郡王世子夫人道:“妹妹已是尽了心,这亲事,是妹夫亲自定的,也是阿镜相中的,以后好了,自然皆大欢喜,便是有什么不好,也怪不到妹妹头上。”

景川侯夫人叹道:“好了自然不消说,但凡阿镜过不好日子,这不知底细的人哪会不说呢,皆因我这做后娘的,给嫡女定了这样的亲事。”

平郡王妃问:“你家老太太怎么说?”

景川侯夫人道:“上上下下都给那花言巧语的小子哄住了,我家老太太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就是不见,还时不时‘阿凤长、阿凤短’地念叨,以往隔着远,还好些,不过节下走动。这离得近了,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见天给那小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