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页)
但不够他儿子败的。
石大牛的父母就石大牛一个儿子,又只得了一个孙子,那叫一个宠,家里吃肉,孩子吃够了才给别人吃,家里有点啥好东西,也都是孩子的。
至于干活?他们都还干得动呢!哪能让孩子干?
最重要的是,石大林在外面挣了钱之后,他们就不怎么干农活了,也觉得自家孩子将来肯定不用干农活,就不要求那孩子像当年的石大牛一样下地干活。
石大牛一家都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要怎么教育孩子,只知道一味疼宠,要是天降大运得了好孩子,那还没事,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被过分溺爱容易出问题。
石大牛的儿子,初中毕业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倒是整天在外面吃喝玩乐,各种理由跟家里要钱。
石大牛夫妻两个,其实很节省,但他们疼孩子,孩子要钱就给……孩子理所当然地越来越歪,还开始赌博。
这种时候,他们的想法竟然是……给儿子娶个媳妇儿,再生个孙子,儿子就学好了。
这理论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没有从骨子里坏掉的人。
比如有些小夫妻,婚前懒懒散散的,结婚有了孩子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琢磨着要买学区房,才开始拼事业……这是常见的。
古代农村贫苦家庭,家里没啥余粮,染不上赌博这样的恶习,所谓的“坏”,仅仅只是偷懒不干活……这样的人结婚生孩子了,也确实大概率会变好——孩子在家喊饿呢,总不能不给孩子吃。
但石大牛那儿子,压根不是这种程度的“坏”。
结婚之后,他该不工作,还是不工作,该赌钱,还是赌钱。
反正老婆孩子,有他爹妈爷奶给养。
石大牛夫妻,怕儿媳妇跑掉,已经供着儿媳妇了,但架不住儿子太不给力。
石大牛孙女三岁的时候,石大牛的儿子在外面欠了五六十万的高利贷。
跟这种烂人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被拖累,石大牛的儿媳妇直接离婚了,带着石大牛的孙女改嫁。
石大牛夫妻东拼西凑,帮儿子还了债,求儿子改好,但他们的儿子并没有改好,继续赌钱,没两年,网贷什么的,利滚利又欠了几十万。
石振也是等石大牛求上来想要借钱,才知道这些的。
这会儿,石大牛就道:“婷婷已经很好了吧?我还记得她刚会走路呢,就光屁股坐门口,自己用手抓了酱油拌饭吃,可乖了……我家那小子,现在都五六岁了,还要他奶奶喂。”
石振:“……”石婷小时候嘴馋,拿不稳勺子就上手抓饭吃这样的行为,竟然也算“乖”?
石大牛又道:“那小子还这不吃那不吃的,我们早上喝粥,一定要另外给他做个蛋炒饭。”
石大牛看似在抱怨,其实说起儿子,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很多,整个人看着容光焕发:“他还爱吃肉,我现在挣了钱寄回去,肯定能让他天天吃肉。”
就石大牛这样子,跟他说他孩子这样不好,他肯定会跟人急。
石振道:“你想过把他接出来么?我们家那边的学校,教学质量哪有这边的学校好?学校里的老师普通话都说不好的!这边的小学呢?这里的学生在学校里说土话,会被批评。你儿子来了这边,说不定将来能考上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是石大牛爹妈不来,孩子总不至于这么大了,还被追着喂饭。
石大牛若有所思。
但也有人道:“送来这边读书,那要多少钱啊!小孩子随便读读就行了,早点读完,早点出来干活!我们那时候,哪有他们现在的好日子过?他们啊,就不能惯着!石大牛,你那儿子要是我家的,看我不揍死他。”
石振闻言笑笑,没多说什么。
这个人叫石多福,家里有一儿一女,他对自己的儿女,都不太好,他是那种……赚了钱先自己享受的人。
他老婆又唯唯诺诺,啥都听他的。
说来也怪,他那双儿女,反而很有出息,尤其是女儿,特别能干,不仅考上大学,后来还靠着自己在大城市定居。
他的儿子普通一点,初中毕业后读了个中专就出来工作了,但也干活勤快,吃喝不愁。
就是这对儿女,都不爱搭理石多福夫妻,他们天天在家说儿女不孝顺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