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纨绔儿子(十四)(第3/7页)
如今邵瑜任期满了,即将调回京城,新的县令到来,这县衙的后院可能也待不得了,那即便有了新院长,但因为没有场地,依旧要面临停课的局面。
小韩氏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她的目光落在这个课堂里,自己拿来教学用的那扇屏风。
屏风上绣着层层叠叠的牡丹花,颜色绚丽,似是要从布上盛开出来一般。
“我不带走它。”
“夫人?”姑娘们万分惊诧,她们显然也很清楚,这幅绣品对于小韩氏的重要性。
小韩氏说道:“将它卖了,换一笔钱,置办一个宅子当学院。”
这幅绣品是小韩氏最得意的作品,定然能卖个好价钱。
姑娘们立马劝她不要如此。
邵瑜却说道:“夫人既然打定了主意,你们就不必再劝。”
姑娘们还是有些伤心。
邵瑜又说道:“既然学院要教给姑娘们,那也让她们有点参与感。”
小韩氏不解其意,邵瑜的目光落在姑娘们送给小韩氏的那堆绣品上,小韩氏立马明白了。
“你们可舍得卖了它们?”小韩氏询问道。
姑娘们本就将这些绣品作为礼物送给小韩氏,此时要建新学院,小韩氏连自己最钟爱的作品都卖了,她们又怎会不舍得。
有了这一大堆绣品,倒是不必再担心新学院了。
原本是结业典礼,本来所有人都沉浸在小韩氏即将远离的不舍中,但此时邵瑜引着她们开始讨论新学院的事情。
一群姑娘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很快就将新学院的框架搭了起来。
新学院院长有了,但却不能所有事都是江蓉蓉一人大包大揽,每个人都揽了一些活,擅长管账的就去做财物,擅长刺绣的就去做老师。
邵瑜又说道:“既然是办学,也不用只拘泥于一样,读书写字、管家理事,甚至谁会武,都可以开一堂防身课。”
邵瑜帮着她们发散思维,她们的思想立马不再拘泥于苏绣,甚至不再拘泥于这些人身上。
“我外公是镖师,我娘也会武,她可以来教我们如何防身。”有个姑娘建议道。
“我娘擅长蜀绣。”立马又有姑娘说道。
如此七嘴八舌,又开了不少课,也拉了不少人进来。
姑娘们如今也不用担心老师了,至于学生,附近很多姑娘都想来这个班上课,只是碍于小韩氏精力有限,一直没有接受太多人,因而压根不愁学生。
至于家里的长辈,男性长辈有些反对,但女性长辈们却都很羡慕小韩氏,此时又有邵瑜背书,要给姑娘们写一份正经的委任书,因而也不怕家里人反对。
若邵瑜继续贬官,那这委任书自然毫无用处,但邵瑜此番回京高升,所有人巴结都来不及,怎么会跟邵瑜唱反调。
况且如今在邵瑜的改造下,清宁县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清宁县了。
邵家来的时候轻车简行,走得时候依旧没有带走太多东西。
在清宁县置办的大件家具,全部没有带走,学院用得上的优先送给学院,学院用不上的,分给了街坊四邻。
来的时候邵家人都是不情不愿,走的时候,他们倒是万分不舍起来。
三个孩子都是神色恹恹,毕竟他们在这里还教了不少好朋友,唯有阿黑,脸上既有对家乡的不舍,也有对京城的向往。
阿黑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多年前就得了大脖子病,邵瑜帮她治好了病,此番她也跟着儿子一起进京。
神石寨里苦心寻找的神石,在乌县丞出事后,被邵瑜在乌家老宅找了出来,他本以为那石头有何奇异之处,但实际上不过是石头里碘含量比较高。
神石寨的人原本还不想下山,但随着阿黑下山后,每次回家,都会不断跟寨子里的人描述山下的美好。
久而久之,宅子里的年轻人们,心也跟着野了起来。
老族长倒是一心固守深山,但却架不住他们的哀求,最后寨子虽然没有全部下山,但大部分年轻人都下山来,在邵瑜的帮助下,在山下安家。
这三年里,清宁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原本破旧满是青苔的城墙,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街道上再无半点杂乱,定期有人规整,看起来干净整洁,但凡来过清宁县的人,无不感叹清宁发生的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