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密信诛心(第2/3页)

密信的最后,仍然写着一些名字和数字,这些名字和数字李隆基就比较熟悉了,这些人全都是长安的朝臣,有的官至侍郎,有的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其中最多的是户部官员。从侍郎到主事,几乎渗透了。

密信所有的内容大致便是如此。

没有任何大逆不道的言语,也没有丝毫不对劲的迹象。

可看在李隆基的眼里,却觉得触目惊心。

他死活没想到,一封只写满了名字和数字的密信,居然会令他从骨子里渗出一股寒意。

这封信是谁写的,要交给谁,上面的名字和数字代表什么意思,答案其实早已在李隆基的心中,只是他不敢相信。

“送信的人呢?”

昏暗的宫灯下,李隆基的表情阴晴不定。

高力士轻声道:“送信之人被守门将士发现形迹可疑,将士欲捉拿时,送信人逃进了城外树林里,将士引火烧林,将人逼了出来,然后被乱箭射死。”

停顿片刻,高力士又补充道:“御史台禀奏,送信人是个胡人。”

李隆基冷声道:“各地边镇皆有朝廷耳目,耳目可有异常消息传回长安?”

高力士想了想,摇头道:“并无异常。”

李隆基展开密信再看了一遍,随即轻蔑地冷哼道:“幼稚的构陷伎俩,呵,以为朕是傻子么?”

随手将信抛至桌案上,李隆基伸了个懒腰,疲惫地道:“告诉御史台,此事压下去,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再与京兆府说一声,查一下这封信的出处,定是有人恶意构陷忠良,朕岂能容他。”

高力士恭敬领命。

李隆基披着黄袍,赤足在平滑的地板上走了几步,脚步越走越慢,神情渐渐怔忪起来。

那一串串名字和数字,已然成了他脑海里抹不去的画面。

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是大唐北面的重镇屏障,他让最信任的安禄山驻守屏障,为了回馈安禄山的忠诚,李隆基将三镇地方军政大权完全放手给他,可是这封密信的出现,令李隆基开始心神不宁了。

密信果真是伪造的么?果真是为了构陷安禄山?

那么,万一是真的呢?那些名字,那些数字,哪怕有一半是真的,就足够说明安禄山包藏祸心,其心可诛。

人心隔肚皮,安禄山的忠诚是否能相信?

李隆基表情平静,可内心已是惊涛骇浪。

已是晚年花甲的他,似乎已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了,如果安禄山真的包藏祸心,那么他便是大唐史上最失败的帝王。

李隆基很快恢复了清醒,狠狠咬了一下舌尖。

不能信,不能信!

定是有恶贼构陷忠臣,朕是明君,岂能被这等低劣伎俩蒙蔽?

安禄山是忠臣,毫无疑问的。

……

毫无征兆的,人在长安的安禄山莫名其妙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中。

天亮后,彻夜未眠的李隆基起床,高力士便来禀奏,东宫太子和杨国忠一同求见。

李隆基颇觉意外,自李林甫死后,太子和杨国忠已不对付,渐有水火不容之势,今日为何一同求见?

随即李隆基脸色阴沉下来,多半是为了昨夜那封密信,看来瞒不住啊,风声已传出去了。

命高力士将二人宣召入殿,二人入殿行礼后,李隆基露出微笑,还没来得及走寒暄关怀臣子的流程,杨国忠却抢先道:“陛下,臣今日进宫特为昨夜密信而来。”

李隆基挑眉,哦了一声,然后望向太子,见太子神情平静,显然也是为此事而来。

李隆基皱眉道:“朕已知晓,那封信是贼人构陷,不可信也。”

杨国忠今日气质都变了,人设也变了,整个人变得充满了正义和忧国忧民,甚至露出了极为罕见的锋芒。

“陛下,臣以为,不论真假,都应该查一查,昨夜那封信被京兆府送进御史台,臣与陈相都看过,此信可谓触目惊心,臣当时吓得手脚冰凉,直到此刻还有些虚弱无力,陛下,此信出现得蹊跷,但上面写的东西不可不查啊。”

李隆基冷哼道:“杨国忠,朕知你与安禄山不和,莫以为朕不知道你心中的盘算,捕风捉影之事,仅凭一封不知来路的密信,朕便要派人去查三镇,岂不是伤了戍边大将的心?”

转头瞪着太子,李隆基语气愈发冰冷:“你呢?你也要查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