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4页)
“去东宫给新出生的小郡主贺喜?”沈绛眨了眨眼睛,问道:“为何我也要去?”
沈殊音解释说:“此番东宫宴会,邀请了京城的命妇,不少贵夫人和小姐都在列,我们家中虽无嫡母,但是太子妃还是给下了帖子。我瞧着你回京这么久,也该参加些交际。”
“虽说你的婚事是不用愁,”沈殊音念叨着。
沈绛一听,脸颊如被敷上一层薄胭脂,转瞬间,红得彻底。
“什么叫不用愁我的婚事,我的婚事又没定下。”
沈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着。
“好好好,还没定下,确实是没定下呢,”沈殊音安抚她,谁知转头就叹了一声:“也不知道三公子何时来提亲,咱们灼灼这口吻听着还真是哀怨呢。”
沈绛:“……”
她不是。
她没有。
她不恨嫁。
*
郢王府。
谢珣的马车刚在门口停下,郢王妃身边的嬷嬷已迎了上来。
“王妃特地遣老奴在此,等候殿下回来,王妃心疼殿下办差辛苦,已备好一席膳食等着呢。”
老嬷嬷算是经年看着谢珣长大的。
他年幼时,王妃不得空去护国寺,都是这位嬷嬷前往。
因此她的面子,谢珣并不会拂。
待他到了郢王妃院中,廊下悬挂着的一排宫灯,照亮了院子里的路。
他一步步走过去。
这个院子,对他而言,从而是陌生多过熟悉。
反倒是他师兄释然的那个禅院,他连院子里几块青砖,都清清楚楚。
这一世,父母亲缘,终究是淡薄的。
待进了正堂内,郢王妃便出来了,她穿着一身华贵淡紫色绣缠枝石榴卷草纹宫装,哪怕年过四旬,依旧优雅雍容,美到不可方物。
当初太后给自己小儿子挑儿媳时,可谓是偏足了心。
郢王妃看见谢珣时,满目柔和:“程婴回来了,今日衙门里没什么要紧事吧。”
“没什么,都是日常的差事。”谢珣避重就轻。
母子两人落座,倒是郢王妃开门见山说:“过两日是东宫小郡主的百日之喜,这位小郡主乃是太子妃嫡出,也算是得太后青眼,是以百日礼极为盛大,遍邀了京城命妇。”
东宫的帖子也送到了谢珣的案头,只不过他一向不喜出席这些宴席。
“母妃,看着办便好。”谢珣神色冷淡道。
却不想郢王妃又道:“我听说太子妃给长平侯府也下了帖子,如今长平侯府只有两位姑娘当家,应该不敢拂了太子妃的盛邀吧。”
谢珣这才听懂郢王妃的意思,她是说阿绛也会去。
他忍不住皱眉:“母妃若是还要劝我,恐怕要恕儿子无理。”
先前他与沈绛之事,郢王妃便劝说过,他与沈绛不合适。
身份就是最大的不合适。
郢王妃睨了他一眼,轻叹一声:“都说有了媳妇便忘了亲娘,这媳妇还未娶进门,你倒是胳膊肘先拐过去了。”
谢珣一怔。
王妃的语调轻松而调侃,看起来好似并不十分反对。
他抬头看过去,就听王妃慢悠悠道:“我总得先瞧瞧这姑娘的模样吧。”
“定不会让母妃失望的。”谢珣脸上还是露出喜色。
虽然旁人的反对,不会动摇他心意片刻,可他还是不想让沈绛难做。
他笑着望向郢王妃,黑眸灼亮,仿若整间屋子里的烛光都映在了他的眼底。
“我中意的人,是这世间最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