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第6/7页)
叶苏英坚持回答:“我真的不饿,我不吃。”
叶苏芳憨憨的,出声说:“爸昨晚在打谷场上说了,要饿大姐两顿,所以大姐就不吃了。”
苏华荣当然知道是因为这个事,她还是伸着头往屋里喊:“丫头,别这么傻。”
可不管苏华荣怎么叫,叶苏英就是不出来。
她坐在房里床边抠手指,把头埋得低,脸上没有表情。
叶安家懵懵着想了想,开口说:“要不让爸爸来叫?”
苏华荣看着他,小小声道:“可能吗?”
让叶老二哄人吃饭?
太阳打西边出来都不可能。
叶安家抿抿嘴唇,不说话了。
苏瓷一直也没出声说话,忽放下筷子去了屋里。
她走到叶苏英面前,把手里的窝窝头给她,“这是我的,不是爸挣的。”
叶苏英目光落在窝窝头上,片刻后又低下去,“我不吃。”
苏瓷也不会劝人哄人。
她把窝窝头往叶苏英手里一塞,就转身出去了。
叶苏英坐在床边,看着手里的窝窝头发了好一会的呆。
终于是没再继续犟着,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咬一口眼泪就花花下来了。
然后一边吸着鼻子,一边把窝窝头给啃完了。
丫头们没有午休的习惯,年龄小精力足也不需要午休。
吃完饭背着背篓拿上镰刀就出门了,基本都是出去找地方玩一会,然后再去割草拾柴。
今天出门遇到有人坐着闲聊,势必会听到在说昨晚吵架的事。
来来去去还是那些话,惊讶叶家四丫头怎么变得这么厉害,然后一连串扯出许多闲话来。
对于四丫变厉害了这个事,家里人都习惯了。
叶苏英几个人不会再去多讨论,自己每天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到了外头以后,叶苏梅劝叶苏英,“大姐你不要这么犟,脸皮得厚点,爸说要饿你几顿,你就真不吃啊?他又不会在桌子前看着,不吃干嘛?”
叶苏英答非所问,“我要是有小苏瓷的本事,我就直接再也不回那个家了。”
叶苏梅看着她,“连我们姐妹也不要了?还有妈呢?”
叶苏英背着背篓往前走,没回答。
叶苏梅停下步子,看着叶苏英走远,半天才跟上去。
苏瓷也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吃完饭在家休息一会,她也就背着书包出门走了。
她还是去知青点那边的山上扫垃圾去,找剩下的瓷片缺口。
找这东西完全是看运气,剩下的部分虽然不大,但是一直也没再找到。
今天运气照样没有爆,在山上找一圈后,苏瓷便去了知青点。
今天知青们没去地里干活,而是在周兴武的指导下,正在院子里挖地窖。
向阳大队主要吃的就是红薯高粱玉米大豆这些,其中数红薯产量最高吃得也最多。
而红薯分下来后,过冬要想办法储存,不然就会被冻烂。
社员们储存红薯一般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切成条晒成干,另一种就是收在地窖里面。
地窖就是挖个大坑,再搭个棚顶覆上玉米杆芦苇杆草叶子这些。
挖地窖这活,女知青当然是干不来,所以都是男知青在干。
十个人两把铁锨,挖累了就换两个人挖。
苏瓷过来以后,就在旁边站着看,顺便听他们吹吹牛。
挖坑的男知青问周兴武:“庄稼都收完了,等小麦种完,我们就能休息过冬了吧?”
周兴武笑一下道:“想得倒是美,休息不了。麦种洒下去了,要去修斗渠。今年修斗渠的任务要比往年重很多,有得忙呢,到过年都不一定能忙完。”
周兴武说话,本来知青们就都能听得懂大概。这又在一起相处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只要他不说过分奇特的方言,大家都全能听得懂。
另一个男知青问:“为什么比往年重?”
他们是倒什么霉了?才刚来下乡,就碰上这些个事。
周兴武说:“公社里才刚下了指令,每个大队都有任务。我们这里现在全是旱地,明年开始打算腾出部分地来改水田了。改水田种水稻,那斗渠打水就得多,必须得比往年修得好。”
钱小川冒出头来,“这意思,以后就有大米吃了?”
周兴武又高深地笑一下,“吃个屁的大米,我们这的土地不好,种小麦收成就差,交了公粮以后,每家分不到多少小麦。改了水稻后就少了地种山芋、高粱和棒子,等着喝西北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