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这是朕,给洛阳的承诺!(第3/4页)

翌日,李洛下令西巡洛阳。

李洛刚动身,洛阳当局的“探驾”班子就驰马赶到新郑,给皇帝请安,奏报洛阳事宜。

然后,“探驾班子”就随驾西行,每走五十里,就由两个人骑快马离开天子大队,赶去洛阳汇报天子行程以及沿途停留之地,这叫“报驾”。

这沿途之上,地方官都要在路边跪迎,并且相送数十里,这叫“送驾”。

探驾和报驾,以及送驾,是接送皇帝的礼仪。只要讲究,就不能省却。

随着大唐越来越稳固,礼仪也越来越完备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李洛操心过问,礼部和臣下就会主动安排好。

“报——御驾已到新郑!”

“报——御驾已到荥阳!”

……

就这么一路报过去,一路送驾,一路西行,排场很大。

九月二十一,唐主亲率五万大军,驾临洛阳。新任没几天的洛阳京兆尹罗微,率领刚刚搭建的京兆尹官员班子,出城迎驾。

出城十里迎接的洛阳父老,达到近万人。锣鼓喧天,旗帜如林,很多白发苍苍的老者奉着水壶和酒肉。扎着红头绳的童男童女捧着燃起香烟的香炉,以及盛着木瓜的盘子。

这当然只是礼,并不是真让天子享用。

“天子驾临洛邑——跪迎!”礼官大喝之下,号炮一响,成千上万人一起跪下山呼。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洛走出銮驾,站在高高的御车上,双手虚扶:“平身吧。”

礼官大喝:“天子有旨,官民平身!”

乌压压的人群一起谢恩起来,人人目光敬畏而又激动的看着天子。

“陛下,这洛阳古都,总算盼到了陛下啊!”

果然,一个老者开始哭起来。

于是,哭礼又开始了。

很多人都开始哭泣起来。很快就哭声震天。虽说这是哭礼,理论上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就行。可实际上,洛阳百姓是真的在哭,而且越哭越凶。

就像受到欺负的孩子,见到父母一样痛哭失声。

为何?

因为这些年,洛阳汉人的日子,比开封人更难过,受到的欺压更重。原因是,洛阳是军事重镇,有蒙古骑兵长期驻扎。

而且驻扎的兵力很多。

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情形。

洛阳地区,几乎就是暗无天日。百姓都是屈辱无比。

几乎家家有人为奴,户无完璧之女。当真如元好问诗中所言:“白骨纵横乱如麻,几年桑梓变龙沙”,“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这导致洛阳的人口,从金朝时期的百万,下降到只有十几万。

“想不到老朽死前,竟能见到大唐天子再入洛阳啊!老朽,死而无憾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高举一抔黄土,老泪纵横,“陛下啊,此乃洛邑之土,伏请陛下纳之!陛下驾临,我等终于能葬入汉土了!”

李洛终于动容,他想不到,洛阳人竟然如此伤悲。当年刘裕北伐,一度收复洛阳,洛阳百姓哭迎。而当刘裕离开洛阳,洛阳百姓拉着他的马,不让刘裕离开。

对汉家统治者如此依恋,可那些统治者有几人把他们放在心上?

不能做刘寄奴,让北伐毁于一旦,前功尽弃啊。

李洛感叹万分,眼睛湿润道:“朕既收复洛阳,这洛阳便是大唐东都。北伐之心,矢志不移,父老尽可放心!朕回洛阳,中原可安!”

说完,亲自下车,来到那白发老丈面前,双手接过一抔黄土,仰天说道:“苍天在上!祖皇在上!列祖列宗在上!臣洛,回到洛阳了!回到洛阳了啊!洛邑神都,重归汉土了!”

言罢,热泪滚滚而落,随着洒落的黄土飘零在秋风中。

“陛下……”周围的大臣将领人人落泪,再次伏地拜道,百姓们也依次由近及远的再次拜入尘埃,五万唐军也依次下拜,以李洛为中心,如同巨大的涟漪一般往外扩散。

“陛下……”

“万岁……”

哭声和山呼之声响彻云霄,久久不绝。

“洛阳百姓备受鞑子摧残,十室九空,朕甚悯之。传旨,洛阳百姓免税三年,以为东都恢复之计。令拨军粮十万石,赈济城中百姓……”李洛下令。

百姓再次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