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3/5页)

“幼子尚幼,正是吵闹的年纪,恐叨扰了陛下,故此将其安置在家中了。”

王回毕恭毕敬的回礼作揖,朱高煦闻言颔首:“你坐主位,俩小子坐旁边那桌吧。”

“草民领谕谢恩……”王回作揖回礼,而后吩咐长子与次子坐在旁边一桌。

期间,朱高煦关注着王回的两个儿子,见他们举止从容不乱,并不因为第一次见皇帝而慌乱,瞬间高看了王回几分。

“俩小子可毕业科举了?”

入座后,朱高煦询问王回,王回也回答道:“分别为中学第三级与第四级,距离毕业分别有一年和两年。”

“草民准备等他们长大些,再让他们参加科举。”见王回如此回应,朱高煦颔首将目光放在桌上。

东北所产的大米和黑麦面,以及各类猪牛羊肉与飞禽肉食摆在桌上,素菜也是以新作物中的蔬菜为主。

“东北的大米和黑麦面很香,我在宫里吃过,很好吃。”

“你们久居吉林,每日都能吃到,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

朱高煦点评着,随后继续说道:

“天朝百姓能吃饱饭,也就是这十几年的时间。”

“若是百余年前能做到如此,那君王也应该满意了,但本朝与历朝历代不同,本朝的疆域囊括属国,所以在本朝治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和百姓没能吃饱饭。”

“朝廷还得继续努力,争取让天下所有的大明百姓吃饱饭。”

朱高煦口中天下,显然是在指整个宗藩体系,而这个体系中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亿。

想在这个时代让三亿人吃饱饭,这无疑十分困难,但朱高煦之所以会说,是因为在这桌上的还有得知自己北巡,特意从朝鲜跑来献媚的一名朝鲜官员。

他将目光投向那名朝鲜官员:“朕每年准许山东和辽东运输粮食前往朝鲜,现在朝鲜的百姓能吃饱饭吗?”

那官员闻言,当即献媚道:“陛下隆恩,朝鲜之民虽然还不能如中原百姓吃得这般丰盛,但比起其它国家也能勉强吃饱了。”

“这样最好。”朱高煦满意点头,并不会觉得朝鲜吃饱对大明朝是坏处。

现在的大明,已经开始从方方面面影响朝鲜。

一旦影响到某种程度,加上生产力得到解放,朝鲜土地可以利用时,大明朝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朝鲜,而朝鲜百姓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套手段,朱高煦对各个属国都在使用。

文化认可远比军事威慑更管用,但是能保持文化认可,又能保持军事威慑,这组合拳才是最完美的。

朱高煦不再说话,而是与众人推杯换盏,将话题从政务转为李失、李赤、李察等人平日的生活趣事。

从天空俯视,整个吉林城的街道都摆满了桌椅,宛若一条条街道,坐满了人。

尽管吉林城的百姓不缺牛羊肉食,但这样举城同庆的行宴,确确实实很多年未曾有过了。

十万百姓与君同乐,种下了吉林与天家深厚的情谊。

一个时辰过去,眼看众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朱高煦擦了擦嘴,用泡茶清了清嘴巴里的味道后,这才继续开口。

“我要和你们说一件事。”他一开口,众人纷纷放下筷子看向他。

“这三十年来,整个天下的变化很大,但未来三十年,朝廷的变化还会更大。”

“这次北上我见到了东北百姓的日子如何,这是令我最满意的。”

“东北虽然富裕了,但许多地方还很贫穷。”

“辽东铁路现在已经竣工,我还准备修建一条从松原前往肇州,抵达安东的铁路。”

“这条铁路后,东北基本上就不缺铁路了,所以日后的铁路资源,得向着南边靠拢了。”

“只有铁路修建好,这天下的物资才能流通起来,百姓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朱高煦在与他们商量,或者说是通知。

对此众人面面相觑,并不舍得就此停下铁路工程。

不过就在此时此刻,朱高煦看向了王回:“王回,你觉得朕说的如何?”

众人看向王回,王回不紧不慢作揖道:“草民已经是平头百姓,按理来说本不应该私下议论国事,但陛下询问,草民便只能回答。”

“草民想询问陛下,朝廷准备对哪里修建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