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八十八章 风起边关(第2/3页)

她没吭声,盯了他半天,才问:“我们?是我们,还是我?”

他摸摸鼻子,赔笑:“我太没用,只好……有劳公主。”

就知道!

她冷冷一哂,没回答。

被动等下去,的确不是办法。但要主动出击,也不是易事。白无名的主子是谁,他们一无头绪。

白无名已难找了,何况幕后之人?

“你没问过左相,我们毫无线索。在郢国找一个隐形的人,如大海捞针,困难太大。”她摇头。

“我虽没问过,但左相曾说,是与他地位相当的人。”

与左相地位相当,目标已缩小不少。可以说,已绝无几人。

她点点头:“这样一来好多了。”

“公主会去么?”

“嗯。”

“几时动身?”

“我收拾一下,即刻就走。”她说完,转身下城楼。

“公主殿下!”

身后又出声。她止于台阶上,回头一顾。

他正看着她,神色很认真:“公主,此行多加小心。”

她点点头,离去。

关山重叠。层层关口之后,在郢都等待她的,不知会是什么。

郢都。

边关被攻破。这个消息一传入,人心立刻乱了。

朝野上下震动,大臣们的心情,已非震惊能形容。

天上关,居然破了!

在他们心目中,郢关坚不可摧。这非但是个事实,更是一种信念。

他们坚信,任凭千军万马,也攻不破郢关。

他们坚信,自己是安全的。过去安全,未来安全。

破关,他们常拿来玩笑。

因为他们相信,这只是个玩笑。他们很安全,且会一直安全下去。

如今玩笑成真,他们立刻怕了。

而比破关更可怕的,是信念被摧毁。原来,他们并不似自己认为的那样安全无虞。

大殿内。

朝臣分立两侧,相对无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多少露出惊慌。

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许同样无措,只是有人压得住,有人压不住罢了。

郢主高高在上。

他的脸色也不好,一张老脸皱着,几乎皱成个核桃。

“如今,边关事态怎样?”他问。

“启禀陛下,边关失陷后,难民大批涌向内。距边关最近的城中,已人满为患。”

“卫军可有进攻?”

“还没有。卫军破关后,就占据关口,尚无进攻的迹象。”

“迟早会攻的。”郢主叹气,皱眉道,“不想进攻,破关何用?命各城严守,无论如何不能再丢一城!”

话虽坚定,底气却虚。

连最险的关口,都已被攻破,别的怕不必说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各怀忧惧。

一旦坚信的东西不再,人们骤失安全感,更容易变得悲观。

早朝终于散去。

最失落的人是姜杞。他恨恨下朝,几乎想指天大骂。

该死的卫军,怎么就攻破了关?!而且据边报说,并没发生大战,甚至兵不血刃!

这真太诡异!

他一边愤恨,又想到了宇文渊。

数日之前,他还信誓旦旦,信心满满。不过一转眼,一切成空。

真是自己打嘴!

日后再见那混蛋,让他脸往哪搁?只怕那混蛋心里,正在嘲笑他吧!

这样绝不行!

他可是恭王,一旦太子死了,他就是储君!

虽说他受皇宠,朝野皆知,但仍要树立威信,让众臣拥戴!

他必须想个对策,解决了卫军!

只要立下大功,即使太子不死,废储另立,他也底气十足。

思及此,他不由微笑。

“准备几份请柬,分送几位一品。”他吩咐心腹。

“是。”

请柬送至相府。

王丞相不在,老总管接了请柬,正送去书房。

“老叔,我来吧。”小谢跑过来,很体贴,“您老歇歇,这点跑腿事儿,尽管指使我。”

“好,好。”

小谢跑走了。老总管远远望着,十分欣慰。

小谢这孩子,是自己侄儿推荐的,说相交很深,是个能干的好孩子。

果然不假。

自从小谢来后,自己省心多了。老总管捋着胡子,含笑走开。

书房中。

小谢已放好请柬,摆在最显眼处,以免王丞相太忙,一时忽略了。

他总是这么细心,即使再小的事情,也做得十分恰当。

相府上下的人,都很喜欢他。

小谢走出书房,出了相府。他还要去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