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废太子刘荣(09)(第3/4页)
随意的翻了翻,季言之将视线定格在了各种风车制作上面。
季言之不太记得清自己是什么时候画的,而且偏向于西方那种房屋式风车,而不是华夏所特有的船帆式风车。不过作用的是一样的,都能够不需燃料、以风作为能源的动力机械,都能大面积的提水灌溉。
季言之细细的翻看这些风车设计图纸,最终选择了一个木制结构、帆船式的风车制造图纸,以及一份如何挖掘深井,取地下水灌溉农田的资料出来,然后仔仔细细的放好,准备明日朝会一过,就找工匠开始造风车挖深井。
至于兴修例如水坝、水库之类蓄水的水利,唔,只能等打西域诸国以及匈奴、突厥以后,用战俘慢慢的修筑了,要知道季言之可舍不得治下百姓们要缴纳赋税的同时还要承受繁重的徭役。
所以兴修例如水坝、水库之类蓄水的水利,还是得等!
季言之揉了揉太阳穴,起身离开书房。
与书房算是只有一墙之隔的房间,便是季言之日常起居之处,布置得很简洁,除了一些家具外,连屏风、造型独特的青铜摆设都没怎么放。季言之更衣上床,很快就进入了睡眠模式,一夜好眠。
第二天,鸡鸣三声响,季言之便醒了过来。
季言之起身,过了一会儿,伺候梳洗的太监们捧着衣物、漱口洁面的铜盆从殿外鱼贯而进。季言之微微眯着眼睛,任由太监拿着玄色服饰一件件的穿在身上。阖目养神了一会儿,季言之这才在为他穿好衣物佩饰的太监的提醒下,开始漱口洁面,然后去用早膳。
用完早膳,天色已经完全大亮。季言之打着哈欠,懒洋洋的往可以称之为金銮大殿、用以专门处理政务开朝会的皇极殿。
龙椅摆在皇极殿正前方高处,一坐下去就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可惜季言之现在还是太子呢,所以他一进皇极殿,掌事公公便赶紧跟他搬了一张小方凳放在龙椅之下。
季言之:“……”
坐这个玩意儿,他还不如直接站着呢。所以诸位文武大臣鱼贯而进大殿之时,季言之直接站着,和诸位文武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谈起国家大事。
遣派文翁为蜀郡守之事,季言之也在朝会上说了,大部分官员赞同,少部分则是因为蜀郡道路难走,治理蜀郡非一朝一夕的功劳,说不得后半生的岁月都要耗在那儿了,不免文人愁思,感叹万千。
季言之眯眼微微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开口道:“既然都没有异议,那就仲翁先生为蜀郡守,即刻上任。”
顿了顿,在文翁欣然领命后,季言之又道:“下朝之后,孤有一物要交与仲翁先生,还望仲翁先生妥善利用,更好的治理蜀郡。”
文翁愕然,不过想到季言之这位太子爷私底下据说养了一批工匠,也就随即明悟,欣然等着朝会结束。
三天小朝会七天大朝会的早朝会议,这次也很快结束了。不过与以往想比,这次的朝会结束得有点儿不可思议,因为在季言之刚刚问了一句还有没有事务需要商讨之时,整个大殿一阵抖动,无数琉璃瓦片纷纷从屋檐上坠落,摔得粉碎。
大殿之上,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全都抱头、哆哆嗦嗦的蹲下了身子,唯一鹤立鸡群的就只剩下窦婴、以及周亚夫。
不过窦婴到底年龄大了,身体有些摇摇欲坠。季言之无奈,只得出手护着这位窦太后侄儿、他要喊表舅的窦婴快速出了大殿,周亚夫也紧随其后。随后原本抱着脑袋,蹲在地板上准备等余震过去的其他官员们也纷纷出了大殿,彼此都心有余悸的互相看了看。
“地龙翻身,当祭天求神灵宽恕。”
文武大臣中不知道谁捣鼓一句,惹来众多附和。
季言之下意识就想翻白眼,不过好歹稳住了他光风霁月的人设,转而招来内侍,吩咐一个接着一个从嘴巴里冒出。
内侍领命而行动,季言之才开始和窦婴以及周亚夫交谈了几句,吩咐他们看顾好文武百官,转而就往甘泉宫而去。之所以不去朝阳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汉景帝前日就被栗姬忽悠出宫去泡温泉了,也不知道骊山的温泉行宫有没有受到地震的波及。
季言之放眼看了看整个未央皇宫,尽数琉璃瓦片坠地粉碎,有些个作为支撑的柱子倾斜的程度很大,有的直接倒了连累屋檐也垮了一部分。由此可见,这场地震真的太大了,连坚固程度最高的未央皇宫都这样了,其他地方怕是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