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清穿之风雨同治(06)

爱新觉罗·?奕回答:“是奴才, 也是曾大人、李大人的意见。”

季言之‘哦’了一声表示知道后, 就继续和爱新觉罗·?奕争论起到底是忍一时屈辱努力奋起, 还是为了那口不堪受辱之气引发中俄战争。几番争论之后, 谁都没有说服谁, 季言之干脆就道:

“朕着曾国藩李鸿章二人进京面圣,再议俄方的要求。”

爱新觉罗·?奕无奈极了,很想再重申一遍俄国来使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但见季言之已经开始批阅奏折, 明显就不想再说的样子, 让爱新觉罗·?奕只能把话儿都咽回了肚子里,跪安离开了养心殿。

爱新觉罗·?奕走后不久, 接了季言之命令到山西、安徽等地勘察了一段时间的钦显恰好回到了京城,几乎没怎么梳洗就风尘仆仆的回宫复命。

季言之接过钦显递交的资料, 略略翻阅了一遍发现钦显在资料记载的关于山西、安徽等地的矿产资源分布, 和钦显临出京之前、自己告诉他的几乎一模一样, 可见季言之的记忆力很经得起考验, 而且钦显办事真的是特别的一丝不苟。

季言之很满意的收了资料:“安排人手开始采矿吧。至于管事,朕是信任钦显的, 不若就由钦显安排人手开采。对了, 记得铁矿的采集锻炼是重中之重。”

钦显:“奴才明白,还请万岁爷放心, 万岁爷交待的事情,奴才一定变得妥妥当当。”

季言之笑了笑,就将引发了自己和爱新觉罗·?奕争论的问题告诉了钦显。钦显迟疑片刻, 开口道:“万岁爷放心,即便那俄国来使不贪权不贪钱不贪女色,奴才也要办法将两国商谈割地赔款的时间拖到半年之后。”

季言之点头,“钦显办事,朕放心。”

季言之叫了钦显给他研墨,随即用朱笔写下召见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圣旨,丢给小王公公,让他安排小黄门尽快将圣旨送到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代表的手上。

随后钦显领命去给那俄国来使挖坑的时候,季言之又召见了兵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左宗棠,商谈陕西、宁夏等地回民暴动的事情。

“朕收到了稽查卫的密报,说是陕西、宁夏等地的回民早在同治元年的时候,就撑着长毛子(太平军)犯上作乱之时,在陕西、宁夏等地发生了叛乱,如今已是同治三年,陕甘总督杨岳斌并不能很好的控制住局势,朕便想着让左爱卿你前往陕甘,左爱卿以为何?”

对于晚清四大名臣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晚清四大名臣乃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人;一种认为晚清四大名臣乃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反正不管哪种,左宗棠与曾国藩二人都是‘榜上有名’的。

季言之很认同两者的能力,也敢于放权给他们。

只不过现在一系列官方性质的窑矿都很一言难尽,季言之又不愿意以加税的方式改善国库赤字的问题。

因为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腐现象,季言之真的不敢保证在在中枢朝廷流露出加赋税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会以何种方式大肆的收刮地皮。

所以咬紧牙关努力扩充私库,然后用私库银子支付军队的开支。

而季言之询问左宗棠的意见,也是隐晦提醒他自己对陕甘等地吃空饷却不干人事儿的地方军不满极了,左宗棠如果走马上任的话可全权整顿陕甘等地驻扎的地方军。

左宗棠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果断开口问。“万岁爷想将陕甘两地的地方军整顿到何种地步。”

季言之:“自然是骁勇善战,对上西方等国的火枪队,都不会畏战而逃。”

左宗棠:“臣明白。臣即刻就赶赴陕甘接任总督一职,只是臣练兵有些严苛,且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视同仁,臣怕到时……”

“左爱卿所言极是。”

对于左宗棠所言八旗子弟为了自身利益告黑状一事,季言之算是深有感触,却根本不认同。而且他还会防着在他这儿告黑状不成便跑到两宫太后哪儿去告黑状,企图借两宫太后之手来迫使自己改变主意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季言之是有一个小本本专门记载各种告黑状人名的,只要敢告黑状还敢企图借两宫太后之手来迫使自己改变主意,都会被记到小本本上,以后要收拾人的话,他们就是首当其冲‘遭殃’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