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合一(第5/7页)

巩尚书还有点可惜,怎么胡抠门儿不掉头发呢?不然的话,送他一份苦药大礼包也是极好的。好朋友就该有苦同担才对。

同僚情就是这么脆弱,一碗苦药就能破防。

当然,长头发也不是睡一觉醒来后立即从沙漠变成森林,那就是灵异事件了。巩尚书捏着鼻子喝下去一碗苦药,便带着虞衡跑去找胡尚书,怎么着都要从胡尚书那儿抠点银子出来。

这一波雍然使臣显然比上一波更加圆滑,可能是上波使臣在虞衡这里吃了亏,回去后将虞衡列为了重点应付对象,这会儿雍然使臣见了虞衡后,还十分友善地向虞衡行了个礼,操着一口略带别扭的大宣官话真诚地恭喜虞衡,“听闻侯爷已经封了侯爵,乌吉力等人若是知道了,定然会为侯爷献上真切的祝福。”

乌吉力便是上回雍然使团的领头人,戎狄使臣和虞衡发生冲突时,还是乌吉力将戎狄人领走了,后来还在虞衡的嘴炮中吃了点亏,对虞衡这个仇人之后自然更加多出几分关注。

不过再怎么关注,乌吉力等人在听到虞衡封侯的消息后,整个人也懵了许久。大宣的爵位有多难得,他们这些外族人心里都清楚,就说他们的大仇人,虞衡他爹虞启昌,镇守边关这么多年都没能升个爵位,虞衡倒好,上来就混了个侯爵,简直突破了所有人的认知,让人震惊到难以附加。

其实雍然人更想和大宣谈谈红薯买卖,然而大宣对红薯卡得十分紧,一则是红薯刚出,大规模的收成也就是这一年的事儿,老百姓都拿红薯当宝贝似的收着,等闲不肯卖。就算他们出高价从百姓手里买的红薯,那大宣边关的守卫也不是吃素的,一样一样检查得可严格了,他们买的红薯,根本就带不出去,反而折了好几个商人,被逮起来扔进了大牢,赎他们出来又花了一笔不小的银子。来回一算这笔账,简直亏大发了。

这次大宣造的水泥官道,他们看了也十分心动。就像胡尚书说的那样,雍然人到处跑,做买卖,各个国家都有他们的身影,自然知道哪些国家人傻钱多的冤大头最多。水泥这东西,胡尚书没出过大宣境内都能猜出来雍然人能在狗大户身上宰一笔大的,雍然人自己能不明白?

这会儿自然是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宣的规矩,半点都不敢糊弄。红薯那事儿他们已经吃过了苦头,绝不想再在水泥上栽个跟头。以商业为基石的国家,最受不住的就是赔本买卖,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胡尚书老狐狸一只,还能不知道这帮雍然使臣心中在打什么算盘?这会儿大宣掌握着主动权,胡尚书自然是稳坐钓鱼台,老神在在地看着雍然人抓耳挠腮想尽办法说好话,就想从胡尚书嘴里得到一句准话,看看水泥到底怎么卖。

肥羊送上门来,一脸情真意切地求着你狠宰它一刀,谁能忍住不动心?胡尚书原本还想坚持自己原来预算的那样,报个十两银子一袋,跟他打惯配合的巩尚书立即开口了,“那水泥官道可是我们工部上上下下夜以继日修出来的,光是造水泥厂就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可跟你说,现在官道才修了一条,就算不计州和州之间的官道,光是京城到各州的官道就还有八条。水泥厂每天出的水泥也就那么多,你可别把我们工部的东西给别人了啊!”

胡尚书的脸色一僵,心中暗骂一句这老东西果然没安好心,水泥官道花费了那么多银子,还没赚回点银子来呢,这败家的老东西竟然又开始琢磨着继续修官道了?做梦!

雍然使臣见胡尚书脸上不好看,以为是他在为难,再看看巩尚书,对这个秃头他们也有印象,大宣的阁老之一,分量和胡尚书一样,那他说的话胡尚书确实是要慎重考虑的。

雍然使臣是知道大宣人面对他们时都有一股傲气的,很多东西人家宁愿自己收着放在库房发霉都不愿意卖给他们,这会儿听了巩尚书的话,雍然使臣心中当即生出一股危机感,赶紧开口为自己争取,“修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想买水泥,价格好商量。或许你们可以多建一个水泥厂?”

这话一出,都不用巩尚书开口了,胡尚书板着脸,十分不高兴,“瞎出什么馊主意呢?建一个水泥厂要多少银子你们知道吗?算上建厂的成本,再加上人力物力,那卖给你们的价格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本官都算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