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无趣大片,新的剧本(第2/3页)

《忌日快乐》也没上映,定档在明年1月6日。在混个脸熟之前,泰莉莎想演重要角色太难了,没票房号召力一说。

四人坐的是邻座,《慕尼黑》的上座率并不高,距离住处最近的这家电影院放映厅空着一半。从这一点来看,电影票房就不可能大爆,这可是刚上映啊。

电影一开场就进入了正题,“黑色九月”恐怖组织成员拿着冲锋枪劫持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做人质,新闻报道了这件事。

电影复刻了现实中的一些画面,戴头套站上凉台的恐怖分子,视频画面比较复古。然后德国警方展开了攻坚行动,这段并没有拍出来,只是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说出了结果。

斯皮堡用电影黑了德国一把,根据官方报道,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人质竟然全都安然无恙。可惜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快真实消息曝出,人质死光了。

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血腥的报复。

其他人看电影只要看剧情就行,梁坤则是从一个导演的角度来看电影。看镜头时思考着这部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景别、光线,以及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这部影片多数时候的节奏感很好,前半段的镜头运用有点《教父》的感觉。意大利一段的色彩非常明朗,而巴黎、贝鲁特就越显昏暗,很好地烘托了令人窒息的气氛。

电影不但色调压抑,剧情还有些拖沓,这是显而易见的,片长达到了164分钟。

梁坤发现了斯皮堡不少问题,他的电影节奏舒缓,没法一直吸引观众。他后来拍的电影也大都有这个毛病,风格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斯皮堡拍片比其他大龄导演开放很多,科幻、文艺、惊悚、哲学,他一直在不同的电影类型中极尽所能的突破自己。但他还是养成了习惯的叙事方式,拍法在21世纪不够吸引人。

说白了,这个电影没有大错,所有该有的内容都有了,但它就是让观众觉得有点无趣。

在圣诞期间来看这部电影的人,几乎都是冲着斯皮堡的名声来的,电影结束后现场反应平淡,没有掌声,也没几个人聊天讨论。

梁坤四人都觉得挺无聊,不用评价,看看对方的表情就知道了。

回到家以后,康斯坦丁才和梁坤聊了起来,而且是说华语。

在电影院他们没有发表感想。因为梁坤不是普通的观众,万一前排或后排坐着个影评人,刚好又认识他,他们聊天给了这部电影差评,传出去就尴尬了。

在家里他俩聊天无所谓,哪怕当着泰莉莎的面,因为美女听不懂华语,听懂了估计也不会传出去。

康斯坦丁打了个哈欠。“这部电影真无聊,我在影院里快睡着了。”

“我看的挺仔细,得找出电影的优点来,这对我来说是学习。”梁坤笑道。

“那你学到什么了?”

“很多,比如以后不要拍这个题材的电影。”梁坤伸了个懒腰。

梁坤现在和斯皮堡合作,却不是他的粉丝。他在2000年以前喜欢的是香江电影,明星主演的有名的电影他基本都看过。2000年以后,他更喜欢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了。在8、90年代,他也更喜欢《独立日》,《终结者》这种商业片。

“哈哈哈。”康斯坦丁被逗乐了。“我觉得你的电影会比大导演的这部精彩,《非常完美》就挺有意思,你的新剧本我觉得也不错。”

“你们聊什么呢?能说英语吗?我听不懂。”泰莉莎在一旁好奇的问:“你是法国人怎么和他说华语啊?”

康斯坦丁笑道:“我和他用法语交谈你也听不懂吧?如果我俩用英语聊天才真是奇怪,虽然我们以前这么做过。”

“……”泰莉莎是一个学渣,和这两人相处,总感觉自己要差一大截,信心不足。

不演戏的话,她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大概就只能做服务类的工作了。演戏她也是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两次试镜成功都是因为片酬低外加眼睛蓝。

“你们到底在聊什么啊?”

梁坤用英文回道:“在聊新的剧本,我在华国写了一个剧本,准备明年开拍。《忌日快乐》只要取得了高票房,我一定可以拉到投资拍这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