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10章(第4/6页)

这不是开玩笑么!

贺穆兰心情沉重,不但半点都没有了对“禁田”的期待,反倒深深的担忧了起来。

待他们入了武昌殿,拓跋焘正在处理奏疏,见他们来了,便让贺穆兰和素和君稍等了等,两人跪坐在殿中等了有半个时辰,才看见拓跋焘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烦躁地埋怨。

“我情愿御驾亲征亲临险地,也不愿意一天到晚坐在宫中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这些奏疏里大半都是假的,我都想扩充白鹭官的人数,替我下去看看民生民情了。”

他说的情真意切,素和君只笑笑不接话,贺穆兰原想说批阅奏折也是大事,可一想,拓跋焘难道不知道这也是重要的事吗?若他不认为这个重要,也不会忍着烦躁在武昌殿一坐一天了。

于是贺穆兰知道了素和君为何只笑不说话,便也不再开口。

拓跋焘确实也只是发发牢骚,见贺穆兰一身戎装前来,意外地挑了挑眉:“怎么,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对了,早上你那是怎么回事?都有御史参你喧闹京师了,说是你带着几百个衣冠不整的汉子在京中招摇过市?”

不过是穿的差些,若是平时在街上走都不会有人注意,只不过因为跟着她,反倒变成“衣冠不整”了。

贺穆兰心中有些委屈,忍不住开口辩驳。

“陛下,他们并非衣冠不整,只不过是,是……”贺穆兰咬了咬牙,“不过是过的苦,实在是没有好的衣服可穿。”

贺穆兰在拓跋焘面前素来不隐瞒什么,当即把自己如何收了一个弟子,收了以后才发现弟子是杏城天台军首领之子,自己如何遇袭,盖吴如何想要彻查此事等等前因后果说了个明白。

而后说到盖吴不放心自己的安危,连夜召集了几百人手保护自己的安危,而这些卢水胡人如何死心眼非要寸步不离,甚至她料理不了这么多人吃饭穿衣的事情,也都一一据实以告。

拓跋焘召贺穆兰前来原本是怕她遭了谁的算计,惹了不该惹的人,却没想到一问之下真的是曾经遇到刺客,顿时面露诧异。

“弩箭?怎么又是NU?柳元景不是已经被看管起来了吗?平城难道还有其他刘宋的探子?”

这时代的重nu是极为先进的武器,南方才能大规模生产,所以拓跋焘才按捺不住,心中出奇愤怒。

“这刘义康真是其心可诛!不但勾结柔然和胡夏,竟是连平城里都有人马!下次他们还想掀动什么人?北凉?卢水胡?白龙胡?羌人?!”

拓跋焘拍案而起。

“素和君,去把卫京将军……”

“陛下,末将的徒儿正在调查此事,如今还不能确定就一定是刘宋的作为。若是对方故意要挑拨两国之间的关系,您如此大张旗鼓,岂不是正中了那些小人的下怀?”

贺穆兰不得不站出来劝谏。

“可否给末将的徒儿几天,等查明了原委,再来决定不迟。”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不如先交给白鹭官探查一番,再派兵抓捕刺客。”素和君也担心大张旗鼓的抓刺客会引起动荡。

“平城戒备森严,虽说杂胡众多,可真的想要行刺,却没有那么容易。”

几天后就是原定迎接赫连定的日子,如今赫连定已经到了统万城附近,再过几天就要越过边界进入魏境,拓跋焘不想出现一点麻烦,所以才想速战速决对京城“刷洗”一遍。

可正如贺穆兰所说,若不是刘宋的举动,只是其他诸国想要趁着这世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开战而赢得喘息的机会,他这么大张旗鼓便是中了别人的离间计了。

但对于拓跋焘来说,他对曾经帮着赫连昌反抗魏军的卢水胡人也没有什么好感,盖天台的天台军最鼎盛的时候,曾经以三千人的数量据守秦州一月有余,给鲜卑人增添了不少伤亡。

所以当长孙翰亲自出师在乱军中杀了盖天台之后,拓跋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兵占了卢水胡人在秦州的据地杏城,让他们再无后方可以补给。

这一招果然有效,卢水胡人纷纷逃窜,天台军也四分五裂,而后魏国铁骑摧枯拉朽,直接扫荡夏国全境,直指统万。

不过盖天台给魏国造成的只是小小的麻烦,所以拓跋焘心中只是微微不舒服了一下,也就这么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