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36章(第4/6页)

贺穆兰就在一片踏歌声、鼓乐声中,跟着那一火人找到了他们同火的尸首。

头颅被放在死者生前的马鞍上,想来他的战马也已经是死了。

军中又要有一顿马肉肉干可食,那些剥下来的马革,不知又要裹上多少战死者的尸体。

他们见贺穆兰果然前来,一个个又是欢笑又是落泪,行礼的、大声赞叹她的德行的皆有。贺穆兰跪坐在那具尸体的身旁,拿起那颗已经发青的头颅,仔细比对了一下。

这是她的职业习惯,先看看伤口。

“……确实是他的身子。”

贺穆兰丢下这么一句话,开始弯下腰缝合了。

“这自然是他的身子,老九一直盯着。头是火长和老四老五拼死抢回来的。”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鲜卑人擦了擦眼泪。

“二哥是我们之中武艺最好的一个,老天真不长眼睛。”

是啊,在战场上,武艺好,不一定就代表不会死啊。

贺穆兰小心的缝合起尸体,法医的职业道德之一就是“尊重尸体”,所以大部分时候即使进行了检验,只要尸体没有残破到不可修复,在检验完成后都会基本缝合好,保持完整。

虽然缝合不会像做外科手术那样仔细,但也会按照家属的要求去做。器官也会装进袋子里放入腹腔内。

对于这种工作来说,贺穆兰做的比杀人趁手多了,自然是神情认真严肃,手法精准熟练。

看着一个人在死人身上飞针走线,而且缝合手法和女人缝衣服完全不同,那几个同袍不知怎么的就想起卢日里的同伴所说的话。

“花木兰,是可以通灵之人……他替卢日里把遗言说出来了……”

“花火长,他有什么遗憾吗?”

忍了半天,老三还是开了口。

贺穆兰正在忙,没意识到他在说什么,还以为说这人死的痛不痛苦,她安慰家属是做惯了的,立刻不假思索地开口。

“伤口平整,用刀的人砍的很快,他应该没有痛苦太久,所以肌肉都没有痉挛起来。他并不是非常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的。”

几个年纪较小的火伴立刻如释重负的抱在一起,像是得到了什么赦免。

缝合结束后,贺穆兰接受了几个同袍的谢意,擦了擦手,站起身来。

跪坐的太久了,猛然站起来时头有些发晕。她的眼睛蓦地一下子像是没有了焦距,在这灯光下看起来更是神秘又惑人,那几个同火不知为何对着这个并不算高大的男人升起了一股敬畏之心,纷纷拜伏了下来。

贺穆兰和尸首在同一侧,她以为对方拜伏的是尸首,微微往旁边避了避,走出帐去了。

殇帐是停放尸骨的地方,气味自然不会好。殇帐里被同火之人点着油灯,帐外的土地则泛着暗蓝,贺穆兰踩在帐外坚实的土地上,又一次升起了“成就感”这种东西。

上一次是救人,可是救错了。

这一次是给予死者应有的尊严,希望不要再生事端。

贺穆兰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夜晚吹起的风将她的头发吹乱,但是她一动也不动地站着注视一个点。

在另一边穿梭着的,是她的火伴狄叶飞。

他在替卢日里的同火们击鼓,哼唱着熟悉的歌谣。

原来他来了这里。

贺穆兰担心狄叶飞看见她尴尬,转身欲走,却被一个人拉住了衣袍。

待她扭头一看,那被人叫做“九弟”的小伙子满脸不安地站在她的身后,声如蚊呐般地说道:“能不能也请你为我们的火伴击鼓呢?”

鼓在军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东西,但谁能敲鼓是非常讲究的。若是有人死了,击鼓者必定是死者最亲密、或地位最高之人,贺穆兰吓了一跳,摇头婉拒道:“我只是替他收敛了尸体,怎能击鼓?还是请你们火长……”

“请花火长击鼓吧……”

几个同袍出了帐篷,恳切地说道:“你保住了他的名声、保住了他的东西,还让他的妻女有坟茔可立,这般的大恩,怎么不能击鼓呢?”

贺穆兰被几人拥到那座鼓前,实在推辞不过他的好意,席地而坐,拍了起来。

她力气大,又是第一次拍鼓,摸不清轻重,这一声鼓响倒惊得四方注目,贺穆兰忍不住老脸通红,第二次拍下去,就轻了许多。

但她哪里会击鼓?也就这么乱七八糟自己也脸红的胡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