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章 豆蔻香·初夏迎喜(第4/5页)

“外祖母……”六娘子愣愣地看着赵太夫人,她有些不解,似又有些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

“据说你外祖父知道了这件事儿以后外出游学了两年,回来以后就和我成了亲。”赵太夫人淡淡地笑了笑,布满皱纹的脸上闪着一种浅浅的疏离感。

六娘子忙握住了她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外祖母,不要说了,是阿遥不好,不该问这些。”

“毓妃娘娘是真的美,传言当时皇上为了博她一笑,不惜花重金在宫里头打造了和怀阳曾家一模一样的一座老宅子,引来朝中许多文官谏言上书,直道毓妃红颜祸国。只可惜,那宅子也没让毓妃娘娘笑一笑。”

“为何?”六娘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太夫人摇了摇头:“有人说,她是因为不能和你外祖父终成眷属而日日郁郁寡欢,又有人说,这是她迷惑皇上的一种手段,只有让皇上得不到,才能让皇上忘不掉……后来毓妃娘娘怀了身孕,生了九皇子,本以为那些流言会多少消停些,可谁知不减反增,连带着刚出生的九皇子,都被那些兴风作浪的人给当成了恶言谩骂的对象。”

六娘子默默地垂了头,心中无尽感慨。

“那一阵子,那些腌臜的话不停地从宫里头传出来,可你外祖父却无动于衷,每日上朝回府,面上竟瞧不见半点担忧和不悦。我心里头好奇,便随口问了一句,你外祖父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清者自清。”赵太夫人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那之后,我生了你母亲,你外祖父有志不得,动了辞官的念头。可这么多年为官为臣,他如何能说走就走?这一来一回便又是好几年,九皇子长大了,是你外祖父启的蒙,但这些年你外祖父从未见过毓妃娘娘,直到她病重垂危,要托孤儿,你外祖父这才去了她的寝宫。”

见六娘子黛眉微蹙,神色忧虑,赵太夫人继续道:“当时皇上皇后都在,你外祖父也早已是半只脚在野不问政事多年了,毓妃娘娘只求皇上能善待九皇子,让你外祖父做个证,只要九皇子能平平安安地在皇宫别院长大,那她就能死得瞑目了。随即她也求你外祖父,男儿有志可在四方,只求你外祖父能教导九皇子,让他能读会写,能算会画,哪怕一辈子没有功名利禄也无妨,只要九皇子安闲此生,那就不枉她辛辛苦苦生下了他。”

“九皇子……”

“朝中这么多的皇子,只有九皇子从小是养在津州避暑别院的。他性子孤僻不耐与人周旋,但对你外祖父倒是特别尊敬的。你外祖父教了他三年,后来因为你母亲要出嫁了,你外祖父想回怀阳了,这才渐渐减少了和九皇子的联系。”

“那这沈家……”

“如今皇上病危,先太子谋权,小皇子被立,各方势力也是虎视眈眈的。你外祖父曾说过,九皇子天资聪颖乃大周奇才,他若要御龙,只需有谋相助,势必如虎添翼,心想事成。如今,九皇子看中了蛰伏已久的沈家,又看中了顾家,自然也不会放过你外祖父这些年经营的人脉。沈家这步棋,九皇子不知是从何时开始下的,但单凭之前和毓妃娘娘那点年少之情,对于沈家,你外祖父也会点头的。”

“顾家?”六娘子惊呼了起来,“外祖母,那宸玉哥哥……”

“顾家三郎游学幽篁寺,其实正是九皇子的意思。”赵太夫人知话已至此,就没有再瞒着六娘子的意义了,便和盘托出道,“沈家、顾家原是世交,两位太老太爷是一起辅佐元帝开疆破土的大功臣。后来朝中动荡,皇上忌惮两家势力,唯恐功高盖主,又有奸臣小人在旁蒙蛊帝心导致冤案迭出。沈家元气大伤退到了凉都,顾家急流勇退回到了怀阳。可丫头,你顾爷爷是什么人?现在朝中新臣辈出,可但凡提及‘顾连方’三个字,还是会有人点头称是的。顾家三郎年轻有为,学富五车,你顾爷爷为何不让他去考功名,为何不让他来宣城正统地跟着先生上学,那都是为了九皇子。”

六娘子只觉得周遭一阵彻骨的寒意袭来,她觉得自己千算万算都躲不过高位权贵布下的这个巨大的棋局,不禁心有微怒道:“外祖母,这些年您难道从未怨过吗?”

“怨你外祖父?”赵太夫人的思绪被六娘子的话给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