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好好先生诸葛瑾(第2/3页)

诸葛瑾就是最好的人选,是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于是郭瑾下旨让诸葛瑾升职,担任农部尚书之职,全权负责国家农业生产和土地状况的工作,带着他的老部下们另立门户。

这一任职命令似乎为这场政治危机而引发的廉政风暴画上了句号。

诸葛瑾接任的时候,枣祗还没来得及离开洛阳,他听说这个消息以后愣了一下,随后心情十分复杂的叹息。

不知道是该痛心还是该庆幸。

皇帝至少还是重视农业的,否则不会单独设立一个农部,但是原先民政部的底子被强势摧毁了一通,剩下的幸存者们还能不能撑起户口和农业方面的工作,就不好说了。

但是两个继任人选都还是可以的。

诸葛瑾就不说了,他非常信赖的重要助手。

至于鲁肃,那也是立下很大功劳的有实干能力的边地实权刺史,官声很好,他来主抓民政部户籍工作,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这两个人接替他来行使权力,他觉得没什么不放心的。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深深一叹,带领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乡。

三十多年前从什么地方出发,现在就回到什么地方。

皇帝罢黜了他的官位、爵位,三十多年努力,只剩下太上皇赏赐的土地。

还好,儿子还在云州做官,孙子还能在太学继续读书,未来也有做官的可能。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牵连家人,他也还活着。

只是未来枣氏在朝中的路怕是不好走了。

他的儿子和孙子的仕途,恐怕也是千难万险,难有突破。

这场灾难,已经被有心人引导着把罪魁祸首定成了他,他已经成为了这场灾难的主要责任者,很多人都恼恨于他的不识时务和肆意妄为。

所以离别之际,他深耕三十余年的郭魏统治集团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来送他。

他一个人凄凄惨惨的带着家人,乘坐几辆马车,带着一些行礼,凄凉的离开了洛阳。

除了洛阳城,行至城东南的驻马亭,枣祗的车队停了下来。

枣祗疑惑的掀开了帘子往外看,一眼便看到了诸葛瑾站在车队前方的一个小亭子旁。

这一瞬间,枣祗有些感动。

他下了马,走到了诸葛瑾身前,只见诸葛瑾笑吟吟地伸手指了指亭子里,他这才发现亭子里已经为他备上了一桌酒菜。

“子瑜,这……”

“瑾于民政部为官数载,深得部堂教导、提携,此番变动,瑾无能为力,深以为憾,唯有备上一席水酒,为部堂送行,聊表心意。”

诸葛瑾对着枣祗深深一礼。

枣祗抿住嘴唇,嘴角向下,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好容易忍住不让眼泪掉下来,枣祗伸手扶起了诸葛瑾。

“如今朝堂局势,你来送我,不是做了众矢之的吗?群臣恼恨者,唯我而已,你做了农部尚书已经惹人注目,现在又为何要来送我呢?你这样做,会让旁人认为你是我的亲信,对你不好。”

诸葛瑾直起身子,摇了摇头。

“对错在人心中,部堂一心为公,瑾不认为部堂有错,前来相送又有何惧?部堂对瑾有恩,瑾不能为了前途就忘记部堂对瑾之恩德,若忘恩负义,瑾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一番话说得枣祗感慨不已,终于忍不住情绪,掉下眼泪来。

“子瑜……唯有你来送我……”

枣祗到底还是觉得凄怆,觉得难过。

为官那么多年,不曾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一心为公,却落得如此下场,到头来只有诸葛瑾一人相送,那么多他力主提拔多加照拂的部下却当他不存在,这让他悲伤不已。

“所谓官场,便是如此了,部堂权势大之时,人人争相巴结,数日之间,皆以部堂为仇敌般,这便是官场了。”

诸葛瑾叹息一声:“部堂此去,还有何打算?”

“还能有何打算呢?归去罢,做个老农,耕读传家,安度晚年,别无他求了,那么多年的辛苦,也算到头了。”

枣祗苦笑着说道:“倒是你,子瑜,过去还有我顶在前头,现在,你就是众矢之的了,万万要小心谨慎啊。”

“瑾牢记于心。”

诸葛瑾再拜。

枣祗连连点头,扶起了诸葛瑾,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