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深秋的冷风灌脖子,佘自……(第5/6页)

这太监说了一大堆,唯两句七茜儿十足在意,一句一枚赏功庇佑子孙万代,一句子孙立足长久之道。

七茜儿恭恭敬敬给佘太监施礼道:“是,您老大恩,小“妇”必铭记于心。”

佘太监闻言,举着那小被就笑了:“我不为你,你也不必记得我的恩,凭良心的几句淡语,出了这个门,咱家就忘记了。”

七茜儿一笑:“您老刚才说什么?”

佘太监一愣,老太太却捧着一个粗瓷大碗进了屋,笑眯眯的递给佘太监道:“娃!来来,趁热喝了,好暖和,可怜的……饿了吧!”

佘太监坐起的姿态有些狼狈,却跪在炕上,双手伸出接过那个简陋的粗瓷大碗,表情极其慎重的一口一口认真喝掉。

照顾了他,老太太一扭脸,便看到炕头那边俩小太监,正撅着腚,捂着脑袋趴着。

她一看就哈哈笑了起来,过去对着屁股就是一人一巴掌到:“赶紧起来,多大了还玩?躲猫呢,哎呦,这对傻小子。”

老太太根本不知道何为太监,只当他们平常的孩子对待,看着一个个面光白净,说话又声儿细,不是娃娃是什么?可怜的,多大点就在外给人当差了。

俩小太监被打的一愣,坐了起来后,又一人手里被塞了一碗红糖飘蛋花,也喝哭了。

就在他们在屋子里坐火炕,吃红糖蛋花的时候。却不知道在外面,那乔氏正盘腿坐在角落,痛哭流涕跟人哭诉呢。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太太这般不待见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稀里糊涂的办了,那个“毛”都不齐的又懂什么?再说了,对外都是一家子,我好歹也是四牛媳“妇”,接旨呢,那是接旨呢!!”

她咬牙切齿的抹了一把鼻涕,心碎成了八瓣,裹了五层黄连那样苦涩:“就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喜鹊四牛的份上,也要全家过去接旨,凭什么我伺候了三年!却要便宜那刚来的?凭什么给她!赏封了……”她泼“妇”一样愤恨的蹦起:“怎么没我的!不公道!我冤!我要去告状,那个,那个嘴甜心苦,心里种刀子的……她骗了人,是我伺候了老太太,凭什么封了她……”

真的要疯了,乔氏心里又悔又苦,只是怨恨世上没有早知道。

以往这庄子里的婶子言语都是向着她的,可是今日,也是凭着她哭,硬是没有一个人敢多一言半语,这么大的事儿,皇爷都知道的事儿,她们哪里敢多言,哦,皇帝老爷你做的不对,伺候老太太的是乔氏,赏封该给乔氏?

疯了?活够了?再说了,老太太现在啥样,她们也没瞎。

甭管怎么说吧,乔氏就在外面哭嚎着发泄,一边哭,一边眼巴巴的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一直到她嚎哭的晕过去,那门也没开。

众“妇”人七手八脚把她抬了下去。

乔氏却不知道,未来十几年,老太太这扇门,却再也没有对她打开过,不管是她真心改了,还是实心实意悔了,一切都晚了。

佘太监跟老太太颇有聊“性”,两人叽里咕噜说了好些淡话,一直到外面侍卫头目催了,这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说好转日还要来。

祖孙俩送了佘太监上车,等到佘太监坐好了,才想起一事,他举着门帘对老太太道:“老太太,这几天家里预备预备,您那孙儿大胜,过几日就可能就回来了。”

老太太闻言大喜过望,连声问:“真的?真是我那大胜回来了?”

七茜儿闻言也是脑袋一蒙,她迅速想起一事,她的安儿,是陈大胜三年后得了假回来才生的乖儿。

那陈大胜现在回来?

他们……那啥,那个……咋办?万一……有了又叫什么事儿?

不成不成,无论如何得避避。

脑袋胡思“乱”想间,就见老太太回身往屋里跑。

没多久,她就抱着一床小被,一个小包袱出来,小被先是给佘太监递进去道:“娃,路上寒凉,你拿着围腿挡风,这是你嫂子新做的,可干净了。”

佘太监接过,下车道谢。

等他再上车,老太太又送进去一个小包袱得意道:“娃,你回去好跟皇爷说,他给了我们那么些东西,又是地,又是粮,还有银子,我们家穷,还不起礼,就只能明儿去庙里给他上长香,我请菩萨保佑他平平安安,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