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松墨(第3/3页)

再对郭安南赔小心道:“官人还请莫要诬陷好人,这都是小的家中真物,哪里有假了?官人若是喜欢,这一块一并拿去,只给八贯钱便是。”

沈念禾只笑了笑,问道:“当真是李附亲手做的墨锭,你肯两锭二十贯卖我?”

那小贩一时哑然,半晌才强辩道:“实在我家中拮据,并未骗人。”

口中说着,已是急出了一身的冷汗。

古玩街上自有规矩,沈念禾也不去戳穿他,只问道:“你家中可有其余文房之物,若有家传的,一并取出来,我也选一选。”

她来时路上就听说裴家在京中又不少旧识,其余退避三舍的倒是可以不用去理,可那等授业恩师,却不能视若罔闻,十二贯能收一锭古墨,简直算是白捡,如果有幸遇得好的,能凑成一对,刚好作礼。

那小贩却不想来了个冤大头,忙从后头筐子里取了一小木盒子出来,那盒子不过巴掌大,一看就是老旧之物,破破烂烂的,里头装了慢慢一盒墨锭,显然他方才所说“家传两锭李附亲手所做古墨”,不过话术而已。

沈念禾挑挑拣拣,一盒二三十锭墨里头只选了三块出来,叫那小贩一起包了。

郭安南抢着又要付账。

沈念禾倒没有同他抢,等那小贩将墨锭包起来,她就接了过来,递给郭安南道:“上回同东娘一同出行,路上说起墨砚之事,她说极喜欢松墨,尤其爱老松墨,正好今次在此处遇得合适的,我本想自己买了来作礼,谁知郭家大哥果然心疼妹妹,既如此,只好烦请你亲自送得回去了。”

因怕郭安南看不出来,她还特地打开外头的细布,指着当中几块墨锭道:“这几锭倒当真是前朝东西,两三百年不好说,百来年却是有了。”

又点了点墨锭右下角的地方,指着上头的梅花印记道:“这是梅花堂出来的东西,只供自用,不对外买卖,虽不是什么制墨大家所为,更不是李附手作,可其中用料上佳,质地粘稠滑腻,半点不滞纸,色放百年如新,墨表也不沾灰土,其余墨坊不知仿了多少次,也只得其表,不得其里。”

再补道:“尤其这墨添井水磨开了,得一股松香味,滴入溪流水磨开了,又得一股竹香味,十分易辨。”

这说法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沈念禾话已出口,不但郭安南一脸的惊疑,便是后头小贩也很是惊讶,忍不住道:“姑娘这说法,我倒也是头一回听说……”

左右许多摊子同路人都听得入了神,虽然碍于此处站了两个身着官服的,不敢围上来,却是个个都望了过来。

那小贩忍不住道:“这话是真是假?不若在此处试一试?”

沈念禾不置可否,郭安南也好奇得很,却是点了点头,一时早有人飞奔去不远处的水井处接了水来,更有人去卖茶叶的庄子里讨了溪流水来。

两钵水平平排开,纸笔都是现成的,有看热闹的献上两枚“古砚”,小贩用墨锭小心分别磨了一点墨,拿十文钱一杆的劣质狼毫笔拿水一湿,沾上墨汁,提笔在两张纸上各自写了几个字。

那字写得并不慢,原本喧闹熙攘的潘楼街上,随着那小贩一笔一划,却慢慢变得安静无比,众人俱是不由自主地盯着他的手,又盯着他的鼻子,想要等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