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人(第2/3页)
蒋琰满面绯红,小声道:“十二姐也是这么说的。”
窦昭就给她打气:“那你也要打起精神来,好生地和陈赞之过日子才是。”
蒋琰羞怯地点头。
门外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
窦昭一听就知道是宋墨来了。
她笑着去撩了帘子。
宋墨板着张脸走了进来。
蒋琰怯生生地望着他,衣角被拧成了咸菜。
宋墨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她:“这是西大街上两间铺面的契书,没有上嫁妆单子,你自己收好了,以后有什么事不想让陈赞之知道的,就可以动用这两间铺子的收益。”
蒋琰完全不能理解“有什么事不想让陈赞之知道”这句话。
她懵懂望了望窦昭,又望了望宋墨,磕磕巴巴地道:“哥哥嫂嫂已经给我置办了两万两银子的陪嫁,我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要用钱的,这契书我不能收,您还是留给元哥儿吧!”
宋墨大恨,狠狠地瞪了蒋琰一眼,把契书拍在了炕几上,“唰”地撩帘而出。
蒋琰吓得脸色发白,悄悄地拉了窦昭的衣角,求助地望着她。
窦昭直叹气,道:“你哥哥这也是以防万一。你嫁了人,陈家的老仆要打赏吧?陈赞之身边的随从要打点吧?要给娘家送个信之类的,那些小厮接了银子是不是就跑得更快些呢?”
蒋琰恍然,随后又满脸的羞愧,道:“嫂嫂,我去给哥哥赔个不是。”
“那倒不用了。”窦昭把契书塞到了蒋琰的手里,道:“把契书收好了,小心别丢了。你哥哥不会责怪你的。”
蒋琰温顺地“嗯”了一声,收了契书。
窦昭起身告辞:“你早点歇了,明天是你的好日子,你可要当个漂漂亮亮的新娘子啊!”
蒋琰红着脸应“是”,送窦昭出了碧水轩。
窦昭回了正房。
宋墨在书房里练大字,瞧那阵势,正气着呢!
窦昭哭笑不得,道:“她心思单纯,你的担心她全然不懂。你与其送她私房银子,还不如送她两个得力的丫鬟婆子。玉桥胡同离咱们府里这么近,你还怕陈赞之敢怠慢她不成?”
“我就不知道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宋墨恨铁不成钢,“我是白替她担心了。”
窦昭挽着他的胳膊,温声道:“我知道你是担心陈赞之发现你在他家里布置了眼线,会引得他和琰妹妹生罅,这才送琰妹妹两个铺子的。你也别气馁,从前她无人教导,年纪又轻,这才会轻易被人摆布的,如今她有你我看着,会慢慢长大的。”
宋墨有了窦昭的安慰,渐渐气消。
第二天蒋琰出门,他怅然了半晌。
宋宜春根本就没有参加蒋琰的婚礼,他是早就邀了朋友出城去赏雪,到了晚上才回来。
看见门前正扫着鞭炮渣的小厮,他寒着脸问曾五:“表小姐走了?”
曾五忙低头弯腰,笑道:“刚出门不到两个时辰。”
宋宜春站立片刻,回了樨香院。
宋墨说的那些“辽王想纳蒋琰为夫人,如果成了,您就有个亲王女婿了”之类的话,一直在宋宜春的脑海里回荡,他一开始以为这不过是宋墨气他的一种手段,可随着那耿立三番五次地拜访宋墨,又有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辽王的亲笔信,他开始有些不确定,前几天终于忍不住派了人去调查这件事。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他一听就乱了手脚。
如果当初这个孩子长在府里,做辽王的王妃都绰绰有余,又怎么会被纳为夫人?
他顿时又悔又恨。
可这情绪如烟花一现,很快又散去。
相比之下,把宋翰养在府里,让蒋氏痛心疾首,更让他觉得解恨。
宋宜春大步朝正房走去。
守在正房门口的小厮远远见了,一溜烟地迎了过来:“国公爷,二爷来了。”
宋宜春一愣。
厅堂的帘子已被高高地掀起,露出宋翰堆满笑容的英俊面孔。
“父亲,您回来了。”他恭敬地道,侧身让宋宜春进门。
宋宜春威严地“嗯”了一声,道:“你来喝喜酒了?”
宋翰笑道:“原本不想来的,因想见见父亲,就过来了,谁知道父亲却出去访友了。”他一面说,一面服侍宋宜春坐下,接过丫鬟手中的茶送到了宋宜春的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