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七十年代知青(07)(第3/5页)

“是呀,是有些不一样,但愿那人没有骗我,是真的新种子。或者说是我们不知道的返古的稻种。”

许媛媛不怕人说她与坏分子来往,屯子里一般人可不敢找她麻烦,她战群狼的能力,早已传遍屯子里。

没有几个不开眼的能来找她麻烦。

屯子里的有些人还挺怕她的。敢举报她的人也得冒风险,还有他们这片除了远处的大队部,就是他们知青院与老爷子他们居住的院落。

其中一位老爷子用手摩擦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可能真的是新种子?”

“但愿吧。”

每日两次的参观观察完毕,许媛媛他们各自回家。

说实话,这块实验田屯子里的任何人都不敢兴趣,本屯子包括周围的屯子都没有种植水稻。

不远处的兵团,也没有种植,他们种植小麦,黄豆,自己还会用新开垦的地种植一至两年的棉花,之后怎么基本上都是黄豆,小麦 。

本公社都没有一个屯子种植水稻。

因此,本地人不懂种植水稻也不感兴趣。

由着许媛媛他们折腾。

只要自留地范围的不超标,不乱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干部们不管的。

回院子的时候,郑海燕与李萍摘了不少的蔬菜,已经有蔬菜可以吃了。

进院子以后,郑海燕小声的说道,“咱种的几株西瓜,已经再过个几天十天的就可以吃了。”

“真的?”金强,褚正亚两人现在已经朝吃货方面开始了发展,听到吃的,就来劲。

“当然是真的,难道还是假的呀?”

郑海燕不想与吃货废话,不相信自己去菜园子里看呀。顺便给了两人一个白眼。

吃过晚饭,屋里的灯点的亮亮堂堂的,大家开始看书学习。

就这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间很快到了九月。

许媛媛他们种植的水稻时间比南方的晚,时间上算,最多算一季稻。一年种不了两季。

今天,许媛媛他们开始收割稻谷。

三分田,一个上午不到就收割完毕。

下午脱粒完毕就摊在院子里晒太阳,地面早就修的平平整整,扫的干干净净。

几人已经对试验田的蝴蝶兰稻充满了兴趣,前段时间开花抽穗,那可是香满天,据那边的老爷子说,开的花就是小小号的蝴蝶兰花,乍一看与蝴蝶兰花一模一样,当然有细微的区别。

香气四溢,现在已经收割的稻谷都还有一股子蝴蝶兰花的香味,只是没有开花的时候浓郁。

夜晚,收进屋子。

早上出工前,晒出去。

一直到十天后,许媛媛用风车(车谷子的风车)筛干净瘪壳稻谷,借来秤,在一群老爷子老太太还有几位小孩的见证下,开始秤重。

“八十,一百,……”潘清负责记录数字,一袋一袋的记录。

三分田,按照现在的水稻产量来估算的话,最多也就一百多斤。

加上是荒地改造而成的水田,田不肥,能有一百斤就不错了。

可现在,居然,居然有四百五十斤。

这,太超自然了。

三分田居然有四百五十斤的产量,当然这是试验田,田小,一群人伺候,哪怕田再薄一点也不肥,他们也觉得产量不会太低。可四百五十斤是什么概念?

减去一百五十斤,那晒干后还有三百斤。

算正常产量,三分田三百斤,一亩就是一千多斤。

再退一步,再减一百斤,一亩田也有六七百斤。

其中两位即使落魄,身上的血煞之气,还是扑面而来,还有上位者的威势,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他们两人对看一眼,眼神明明灭灭,有火光闪现。

哪怕是现在的遭遇,他们也希望国家富强,人民有饭吃,百姓生活富足。

他们心思动了,给昔日的老首长写信,放由地方来推动,很难。弄不好有些人还会给几个孩子扣上什么帽子。

相处了快一年,几个孩子是什么情况,什么性格,他们都了解。

几个孩子的理想他们也清楚 ,人家不是空喊口号,是真的用行动实践他们的理想。

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更应该有系统的学习。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学习。

据他们所知,农业大学受到的冲剂最小。

他们时刻都记得,为国家挖掘人才。

当然他们现在没有推荐的权利 ,只能联名写信给老首长,求老首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