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我与大舅子的那些事儿(第2/3页)
秋天的丰城已经很冷了。
有人“醉倒”街角、在醉生梦死中冻死。
有人走着夜路,看到一个幽深的小巷子里有女子招手,“过来玩,一角银子,奴就是你的人。”然后第二天被人发现捅了十几刀,倒在血泊里,钱袋子没了,打劫杀人。
有人在家里猫着,闭门不出,早早笼了暖炉睡下,半夜卧房起火,死于火灾。
白莲教总坛,秋天就下起雪,教主赵全又收到了一个教众去世的消息,这一次的死法是在骑马时候马匹突然受惊狂奔,把教众摔下马来,一只腿不知为何卡在马镫上了,在地上活活拖拽了半里路,沿路都是皮肉残肢。
赵全负手叹道:“今年的秋天很邪门啊,教里死了十七个人了。”
白莲教第二号人物、副教主李自馨说道:“今年旱灾,板升的粮食欠收,留下种子粮,剩下的过冬都勉强。草场上也荒凉,为了防止大量牲畜饿死,那些牧民提前宰杀了好些牲口腌起来风干,只保留少部分牛羊,遇到这种荒年,打家劫舍的事情自然就多了,世道不太平,就要死人,教主不必多虑,粮食不够就去大明抢,人数变少了,就去大明抢女人来分给教里的男人们生娃娃,我们白莲教生生不息。”
李自馨是白莲教最仇恨大明的山西大同人,他甚至为了讨好汗廷,给自己娶了个蒙古名字,叫做汗笔写契(蒙古语‘小书吏’的意思),他不仅仅给蒙古鞑靼军队带路四处烧杀抢掠,还回到大同家乡,把三百多乡亲父老全部忽悠到了板升之地,集体迁徙。
赵全和李自馨都是极其冷漠自私之人,教中人口和粮食减少,能想到的解决的方式就去抢,赵全心想,反正都是去抢,干脆一笔大的。
天凉了,该去大明收割人头了。
于是赵全去了汗廷,向俺答汗献策,再去京城捞一把油水。
今天是个荒年,各部落献给汗廷的牲畜远不如从前,大家都面临过冬的问题,俺答汗正要找赵全要粮食呢,赵全就“自投罗网”了。
俺答汗说道:“今年牲畜死了个大半,肉不够吃了,你板升之地的储粮有五万石,拿出救急。”
赵全赶紧说道:“板升之地本就是大汗的地盘,粮食也是大汗的,微臣只是为大汗保管而已——只是,板升也有五万人要养活,若把五万石粮食都拿出来分给各个部落,他们都饿死了,明年开春,谁来给大汗种地产粮食呢?那些牧民只晓得放牛羊,又不会种地。”
俺答汗问:“你能分出多少粮食?”
“顶多能分出一万石。”赵全卑微的伸出一根手指头,“五万教徒要熬过冬天,还要熬过青黄不接的春天,剩下四万石存粮,还要留下明天开春播种的种子粮,他们每餐顶多吃个半饱,不至于饿死罢了。大汗,白莲教真的尽力了,还望大汗怜悯。”
俺答汗不满,“才一万石粮食,匀下去各个部落,塞牙缝都不够。”
赵全说道:“节流不如开源,大汗,今年冬天,无论放养的牧民还是种地的农民都要勒紧裤腰带,大家都吃不饱,不如……”
赵全指着地图上的北京,“微臣愿意带着大汗的军队,再走一趟,去南方狩猎,我们白莲教愿意在前面带路,效犬马之劳,狩猎的猎物,白莲教只要一成即可。”
俺答汗没有想到赵全有如此大的“志向”,“去京城狩猎?”
赵全顿首道:“正是,大汗手下的热血军人,宁可拼一把南下狩猎,也不愿意在帐篷里窝囊的饿肚子,我们白莲教不善打仗,但熟悉当地地形,庚戌年那一次白莲教和大汗合作,获得大丰收,够我们吃了十几年。现在那些老本都吃光了,一个旱灾就使得我们饿肚子,是时候再走一趟了。”
俺答汗听了,跃跃欲试,本来只打算在边关打几场小仗,抢些东西,够今年过冬就行了,但是赵全说的有道理,小打小闹没意思,吃了上顿没下顿,京城才是奶与蜜之地,抢上一次,够吃十几年。
赵全见有戏,继续煽风点火,“现在的大明皇帝只有三十岁,刚刚登基,立足不稳,正是我们直攻京城的大好时机啊,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庚戌年南下攻打明朝,差一点点就拿下了京城,但是俺答汗在京城外围抢了一个月,虽有遗憾,但最后满载而归,成为蒙古最强大的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