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正文完结(第2/3页)
沈昭乐意成其好事,也不惊动他们,直接就走,谁知快到门口,傅司棋那愣头青瞅见了他,忙大喊着追出来:“陛下,等等臣!臣还没走!”
沈昭将他拽到跟前,道:“十年,他们要在这住十年。你要但凡争点气,孩子都能生七八个。”
傅司棋的脸更红了,摸摸把袖子从沈昭的手心里抽出来,低头不语。
那边宋灵儿更是面露羞赧,灵巧地一闪身,消失在游廊的尽头。
虽然这边徐长林松了口,但归降之路仍旧漫漫。先是楚帝不肯妥协,誓要与祖宗基业共存亡。后面随着尘光流逝,徐长林的书信雪片般不停落在他的龙案上,他看得多了,大约也看开了,秦军压境,实在无丝毫胜算,加上朝中奸佞甚多,没了武安侯的压制,愈加肆无忌惮,更加绝了这帝国所有的希望。在绥和八年的秋天,他还是递了降表,自请去帝位,除国号,入长安拜谒大秦天子,接受大秦天子赐封的‘献侯’爵位。
自此楚地归秦,结束了数百年划江而治的历史,山河一统。
闻太师未随楚帝入京,而是带着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家资想逃,幸亏沈昭提前嘱咐过沈襄,化装成流民的闻太师刚出了丰都,就被秦军逮住。
宋家的案子已经审结,添一份他的口供,让真相背后更加铁证如山,不管是当前,还是再过数百年,上千年,世人都会对宋家的清白笃信不疑。
这些微末宵小自有大秦律例处置,朝臣会为沈昭分忧,而真正还被他放在心里的,是仍旧在逃的裴元浩和沈旸。
他们是这场惊天阴谋、宿世恩怨的最后一环,只有将他们抓捕归案,才算是恩怨彻底了结,可以翻过这一页。
自兰陵的墓地修成,沈昭便派人日夜不休地悄悄监视着,他总觉得那地方能把裴元浩引来,可两年过去,却终究一无所获。
沈昭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高估了裴元浩对兰陵的感情,但在绥和八年的冬天,兰陵生祭的这一日,裴元浩终于出现了,埋伏在那里的暗卫顺利将他抓捕,看着昔日风光无限的裴侍中,众人皆大吃一惊。
他不仅骨瘦如柴,还满脸病色,神情憔悴,眼圈发黑,好似许久都没有睡过好觉了。
这些年他和沈旸窜逃在外,既要躲避官差的追捕,又要应付生活的困苦,昔年得意时是存了些银钱在各地商号。但早被沈昭查了个底掉,都埋伏了人只等他们上钩。可笑辛苦钻营半生,攒下了巨大家资,临了,却连一个铜板都享用不上。
裴元浩和沈旸原就没有什么情分,日子过得艰难,不免相互埋怨,随即一拍两散。
连裴元浩自己都说不清,他在兰陵生祭这天自投罗网,到底真是情深意笃,还是过够了这穷困孤独的日子,想寻一个解脱。
就譬如他这一生,要说冷血到底,一心为权,又好像不是这样。若要说他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人,那真是荒谬至极。这一生都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的,到死都纯粹不了。
刑部没费什么力气,就从他嘴里问出了他和沈旸分开之地,以及平日他们躲避官差搜捕的方法。没多少时日,官差便在胡锦郡将沈旸抓捕归案。
他们没归案时还算是沈昭要时时念着的一块心病,等归了案,便是这世间最不值一提的蝼蚁,自有律法官署评判他们的罪行,依罪处决,不值得他再费心。
因为有更值得沈昭费心的人。
他摸明白了瑟瑟的路子,虽然她知善恶,也嫉恶如仇,但兰陵死时她会难过,裴元浩被抓住后她也会难过,这种难过不是落泪,甚至没有一句倾诉,只是对着窗外发呆,终日缄默无言。
沈昭心疼得紧,总想引她多说些话,早日从忧伤之境里走出来,便带着她走出了寝殿,顺着宫道向前走,说是要跟她一起视察视察自家的产业。
路上瑟瑟说到,她爹近来总是喜欢去找宗玄说话,但又总是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温玲珑说有几回她走到近前想听一听,两人立马闭口不言。
沈昭自来睿智灵敏,心思一动,猜到些什么,犹豫了片刻,终究没说出口,而是将话锋一转,道:“元祐从泽川来信了,我看出来了,这姑娘家啊就是比小子懂事,你们家玄宁没给你写信吧?”他托着腮一思忖,满脸堆笑地凑近瑟瑟,搂着她柔声说:“我看我们还得再生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