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2/3页)

“但是,虚报开销,大肆牟利,阿猫阿狗全都能当上御厨,而且还堂而皇之一做就是那么多年,拿那种品质的东西来糊弄人,朕忍了这么多年,却不想再忍了!”

“皇宫一年十二个月的饮食开销,那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若是宣扬出去,全天下的官民百姓全都会在背地里骂朕奢侈,毕竟那些以奢侈著称的豪商大贾,那也只能瞠乎其后。可是,三郎四郎你们吃了好些年,应该知道朕也好,你们也好,实际上都吃了些什么东西!”

“民间几文钱一个,顶了天十几文的鸡蛋,到了皇宫,要几十文,上百文……哦,这还多亏太祖皇帝,因为他曾经举过皇帝被奸人蒙蔽,几文钱的鸡蛋却要花三十贯一个的故事,所以下头不敢如此明目张胆,而因为朕没事喜欢出宫,那些人就更不得不收敛一些。”

“要是真的深居内宫,垂拱而治天下,那真是粗茶淡饭,也能被人歪曲成龙肝凤髓!”

说到这里,皇帝突然一顿,这才若无其事地说:“所以,今天请老师你和张寿吃这些御膳房的糟糕手艺,朕是故意的。光禄寺管着御膳房,这么多年尸位素餐,是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否则,朕和宫里人再这么吃下去,恐怕要把内库都吃穷了。”

皇帝特意强调了内库两个字。见张寿面色一怔,他就语重心长地说:“要知道,朕吃得这些价高质次的东西,一分一厘都是内库掏出去的钱。”

国库和内库的钱,据张寿所知,早在汉唐对此就有一定的区分,但所谓的分,其实界限压根就非常模糊。而到了宋朝,大臣还光明正大地借口国库不够问内库借钱,皇帝还只能答应。当然,这种借严格来说并不成立,因为内库的钱,大多也是每年赋税中额外拨付的。

因为就皇族那点产业,其实不可能维持那庞大的一家子开销。即便宋朝前期那些皇帝号称再节俭,其实也一样,皇帝的节俭和民间那种吝啬鬼的节俭怎能相提并论?吃得再节约有什么用,从服侍到起居摆设,什么东西不要花钱?

而张寿听朱莹说,睿宗皇帝以及被追尊为仁宗皇帝,也就是皇帝的祖父,父子两代人都是很擅长种田经营的藩王,所以产业庞大,如今皇帝的私产中包括两支海商船队,广州和宁波最好位置的上百间商铺,还有连片的田庄,于是从睿宗登基起,内库就和国库分家了。

当然,这种事情,和皇家算是亲戚的赵国公朱家知道,顶尖的那批大臣知道,有心的官员豪商知道,寻常百姓们……那当然不知道。

而睿宗皇帝将内库和国库分家的最大一个缘由,却是因为国库固然每年号称拨付巨款给内库供皇帝那偌大一家人开销,但实则内库却是户部管的,真正的开销账簿也是户部说了算。

自从睿宗之后,内库不归户部管,钱袋子捏在皇帝手中,而代掌钱袋的,自然便是司礼监。如今听皇帝这口气,御膳房的一应开销,反而是内库拨付给光禄寺。

然而,朱莹私底下对他透露了这些,张寿却绝对不会愣头青到皇帝面前说出来。因此,这会儿他就先看了看朱莹,随即满脸疑惑地问道:“内库的钱和国库的钱,难道不是一回事?”

如果不是张寿先看了自己一眼,朱莹险些直接就露馅了。等皇帝也侧过头来看她,她就故意无辜地眨巴眼睛道:“当然不一样啊!内库是内库,国库是国库。除了那些番邦进贡的贡品,皇上会挑一部分孝敬太后或自用以及赏人,其他的每年拍卖一次,钱就地入国库。”

拍卖贡品这档子事,朱莹之前并没有提过,因此张寿这一次吃惊的表情那是如假包换。

而皇帝看到张寿那诧异的表情,只以为张寿真的是一无所知,当下就把内库和国库的分别详详细细地讲了一讲。

这种事,葛雍当然是知道的,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却绝不知情。于是,两个年纪太小的小家伙听得眼睛瞪得老大,却仍然越听越糊涂。毕竟,就算再人小鬼大有天赋,那也绝对不代表能够弄清楚这种微妙的分别。

张寿则一面根据皇帝的话重温朱莹给自己讲过的这些旧事,一面在心中沉吟,心里只觉得皇帝借着吃饭和他说起要把刀砍向御膳房和光禄寺,这好像有点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