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夫妻(第5/7页)

  以“达赖喇嘛”之名发号施令的二十多年里,第巴桑结嘉措始终力挺准噶尔。噶尔丹东进时,为他阻挡来自清朝的政治压力,稳定后方。噶尔丹兵败受挫,为他周旋于蒙古各部,帮他取得青海各部的帮助和支持,东山再起。等到噶尔丹的失败成为定局,又转而支持策妄阿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与阿玉奇的联姻就出自他的手笔,虽然没能达成让土扈特部并入准噶尔的目的,到底为准噶尔在临近之处找到一个强大忠实的盟友。

  第巴桑结嘉措死于与西藏势力和硕特蒙古的拉藏汗之间的权力斗争。为了彻底拔除第巴桑结嘉措的势力和影响,拉藏汗让人取代第巴桑结嘉措之子的第巴职位,向康熙奏称第巴桑结嘉措阴谋判乱,又说第巴桑结嘉措选定的仓央嘉措不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行为不检,请求予以废立。

  清朝与准噶尔过去的较量,某种意义上也是康熙和桑结嘉措的较量。康熙多次受挫受阻,对第巴桑结嘉措十分憎恨,听说拉藏汗除掉他,控制了西藏局势,只觉得快慰。康熙的使者几乎与楚言同时离开北京,赴西藏册封拉藏汗,并拘“假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赴京。

  仓央嘉措在被送往北京的途中于青海湖附近圆寂。拉藏汗假借康熙的谕旨,废了仓央嘉措,指定据说是他的私生子的一个小喇嘛伊希嘉措为六世达赖。拉藏汗这些举动都是背着西藏的宗教上层和众多僧侣干的,实际上借了康熙之手铲除敌对势力。否定和私立达赖喇嘛,也没有事先与叔叔堂兄弟的青海和硕特诸台吉商量。西藏青海上层势力十分不满,不肯接受这个平地冒起的六世达赖,考虑到康熙在这件事上的介入,首先要做的就是派人去北京陈情。作为信奉藏传佛教的最强的一股武装力量,又有一位下嫁的“大清公主”,准噶尔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楚言躲到乌伦古湖来,也是不愿被搅进那一潭浑水,找借口抽身,争取时间整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她是理科出身,头脑简单,对关系复杂无理可循的东西心存畏惧,对历史和宗教没什么兴趣,有关政治的东西更是避恐不及,莫名其妙掉到这个世界那个宫廷后,更是一心一意追求下层建筑的物质的生活,到头来却发现,她的命运早早地被政治被宗教缠上了。

  来到准噶尔以后,零零碎碎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透露出时间上的巧合。阿格策望日朗几次东去觐见康熙,除了他说出来的目的,也有代表准噶尔帮第巴桑杰嘉措向康熙解释陈情促进沟通的使命。也许,来自“教廷”的命令才是最重要的,她不过是顺便的收获,障眼法,拉关系的绳子。她与他们的宗教毫无干系,却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也许,还要加上她的孩子的一生。

  原本,对于她,达赖喇嘛不过是地球某处住着的一个面目慈和酷爱穿红黄陶土色衣服的老和尚。来准噶尔之前,桑结嘉措,拉藏,仓央嘉措,伊希嘉措这些名字,甚至不曾听说过。却不想,西藏这些人的存在,达赖喇嘛的传承,多年以前就开始一点一点地把她的命运拖离她自己设想的轨道,缓缓推进难以挣扎的深渊。

  楚言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未来,让十四阿哥名垂青史的那场战争想必就是为了让另一位尚不知名字的达赖喇嘛进布达拉宫坐床而发动的。她该庆祝自己发现了书本上言语不祥的历史背后的真像吗?

  阿格策望日朗一直看着她,没有错过一丝神情的变化,心里腾起一阵苦涩。不是有意对她隐瞒,也没有为她详细解说,他是真不愿意让那些事情那些人介入他们原就障碍重重的感情,而有意淡化南边来的影响。可是,逃不过的还是逃不过。

  他是在北京城从康熙皇帝口中得到桑杰嘉措的死信的。皇帝给他看了拉藏汗的信,对他和准噶尔表示了信任和亲近。消息来得太突然,他不知内情,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他离开准噶尔时,西藏传来消息,拉藏毒杀其兄夺取了汗位,可局势仍在桑杰嘉措的掌握中。得知他要遵照约定往东去觐见清朝皇帝,迎娶预定的妻子,喇嘛团转达桑杰嘉措的书信,命他见到康熙时,呈上桑杰嘉措的书信,细述西部局面的变化,表达桑杰嘉措个人和黄教上层对康熙的敬意和感谢。没想到转眼间,西藏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