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卫王瓶 一千零一夜的传说(第4/7页)
“后来,老渔翁说,看在我救了你的分上,你让我死,就要让我死个明白。你这偌大的身躯,如何钻进这么小的瓶中?那魔鬼颇为得意,为了展示神通,将身子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瓶中。老渔翁手疾眼快,捡起锡封盖住了瓶口。那魔鬼知道上当,想要出来,却被六芒星封印阻挡。老渔翁将瓶子重新扔进了大海。”
麴文泰说完,唏嘘不已,玄奘叹道:“人人都有佛性啊!正是这老渔翁的急智拯救了自己。”
两人正聊着,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哽咽声,两人诧异回头,却见正在睡觉的阿术闭着眼睛,脸上却淌满了泪水。
麴文泰原本没在意这个孩子,这时却禁不住愕然:“法师,这孩子怎么了?”
玄奘心知肚明,皱眉想了想,走到阿术身边低声道:“阿术,莫要憋在心里了。陛下并非恶人,你可以向他原原本本讲述清楚,相信陛下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的。”
阿术慢慢睁开眼,蔚蓝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麴文泰更摸不着头脑:“法师,这到底怎么回事?”
阿术忽然嘶声尖叫:“是你……是你杀死了我的叔叔,我的族人!”
麴文泰大吃一惊:“法师……”
玄奘摇头叹息:“陛下,阿术这孩子不是我从长安带来的,而是从莫贺延碛中捡来的。他本是粟特人,和叔叔、族人一起行商前往长安,路经焉耆的时候,与一群焉耆商队同行。不料到了莫贺延碛……”
麴文泰猛然站起,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指着阿术:“难道……难道……”
玄奘点头,深深凝视着他:“二王子在莫贺延碛中杀死的商旅,就是他的族人,当时他藏在了沙底,才幸免于难。后来贫僧恰好经过,可怜他的孤苦,就随身带着他,打算将他送回撒马尔罕的故乡。”
麴文泰颓然坐下,脸上阵红阵白,嘴唇嚅动:“法师,弟子……”那模样,就像做了错事的孩子被当场抓住一般。
“陛下,”玄奘低声道,“贫僧虽然知道高昌与焉耆的争端,理解陛下的苦衷,可如此屠杀商旅,是否违犯了我佛戒律?”
麴文泰呆呆地坐着,心中剧烈翻腾,浓浓的悔意和羞愧使他无法抬起头。他生平好名,立志要做高昌国史上最贤明的国王,这才费尽心机从伊吾王手中将玄奘“强抢”了过来,没想到自己政治角逐中最黑暗、最血腥的一幕,却被这位大唐名僧亲眼看见,并且将受害者带到了自己面前。
“法师……”麴文泰呆呆地看着玄奘,脸上泪水淌了下来,“弟子是受过五戒的居士,怎敢无故杀生!只是,弟子想为善业,国王却是桩恶业,在这国与国的争端中,丝毫没有天理人情可讲,法师也知道,丝路控制权乃是西域小国的生存命脉,焉耆人想更改丝路,若是弟子心存善念,我整个高昌国就会被大漠的风沙所淘汰,百姓离散,国家崩溃!”
“难道国与国之间就不能和睦相处么?”玄奘问,“陛下可有法子与焉耆和平相处,不再造成杀戮?”
麴文泰苦笑:“这不是愿不愿的问题,就拿我高昌国来说,丝路一旦改道,商旅断绝,商税枯竭,我高昌国内这块绿洲的耕地草原,远远不足以养活这三万国民,于是百姓们就会逃亡到他国。”
“那么人口减少,国家虽然小了,生存是否能维持?”玄奘问。他倒不是质问,而是确实想了解西域诸国面临的问题。
麴文泰连连摇头:“法师,您不知道,沙漠中的绿洲国家,是靠人力来维持的。因为在这大漠中,绿洲内的水源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修建复杂的水利系统来灌溉庄稼。就拿高昌国来说,我们从城北二十里外的天山脚下修渠引水,再通过支渠引入高昌王城周边。除了一条主渠之外,城西有水渠十六条,城东有十七条,城南城北各九条。如此繁复的水利系统,需要多少人维持?”
玄奘吃惊:“竟然有这么多水渠?可是贫僧来的路上,却所见不多啊!”
“呵呵。”麴文泰苦笑,“法师当然见不到,大多数都是井渠。所谓井渠,就是那些隐藏在地下的水渠。大漠中气候干旱,水渠如果露在地面就会蒸发殆尽或者渗入沙地,所以我们便利用天山地势高、城中地势低的条件,在地底掏挖水渠,穿过戈壁滩,进入灌溉区。在灌溉区,每隔百步,就在地下暗渠的上方打出垂直竖井,来提水灌溉。仅仅高昌王城,井渠总长就达七八百里。法师请想,这么繁复的水利工程,需要多少人维持?人口一旦流失,水利系统就无法维持,农田被风沙侵蚀,绿洲渐渐变成荒漠,我高昌就会在大地上消失!丝路旧道上,菖蒲海之畔曾有楼兰国,就是因为丝路改道,商旅断绝,人口流失,楼兰国的水利系统崩溃,几十年时间便成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