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4页)

“这件事非常要紧,你们二位若是办得好,本官可以为你们上表报功。”

一听贾放这么说,袁县令和李师爷登时激动万分,脸都涨红了。谁不知道那桃源寨的张友士就凭一份《血防报告》而扬名天下,若是在这疟症上也能建功,那是不是全天下又能知道个袁化/李有为了呢?

“袁大人,本官原本找你还有其他事要商议,但此乃要务,我就不多留了。夏大人到了你武元县,务请妥善照顾。”

贾放说着,朝袁县令和李师爷郑重拱手作揖,转身便走,一面走一面喊:“张先生,张先生!”

袁县令和李师爷这才想起来:张友士早已离开了武元县,回到了桃源寨中。他们武元县,这真是活该留不住一位神医啊!

*

且不说袁县令与李师爷由桃源寨的车驾相送,风驰电掣般地赶回了武元。贾放这边,已经召集了五个村长开会,马上把这三条之中的后两条吩咐下去。

五个村长都是经历过早先见识过鼓胀病的人,听说疟症也是虫媒病,纷纷搓起了手,道:“贾三爷,您只管吩咐,这次还是除钉螺吗?”

贾放摇摇头:“不是,这次是要除蚊子。”

本地蚊虫不少,那李师爷只是在简易活动房里住了一晚,便被叮了满头的包。疟疾通过蚊虫传播,既然这病已经在本地有发现,则必须赶紧用强力手段把转播途径控制住了才行。

“蚊子?”五个村长当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先用草药熏了试试吧?!”

“不行就发动全村的人晚间出门去打蚊子——”

这主意想的,贾放一边脑补一边想发笑。

“还有,听说蚊子在会飞之前,都长在水里,可以喂鱼。咱们这里水田多,但是田里有稻花鲤……”

“对,没错,和那几户捕鱼的先说说,稻花鲤先别捕了,让吃蚊子去。”

几个村长显然都非常重视,而且他们现在也已经习惯了贾放召集他们开会的时候这种“头脑风暴”的会议方式,讨论起来非常积极。

讨论到一半,张友士匆匆赶来,向贾放汇报他所有青蒿素的存货:“总共有二百三十七份,可以治疗这么多的病人,若是病症不重,许是还能再多治几人。”

贾放立即回:“不够,远远不够,必须再多准备一些。”

他定了定神,说:“张先生,你且先别管其他,只管一门心思提取青蒿素,能提取多少,就提取多少。书院的教学工作,我替你去向姜夫子打招呼,让别人代你。此外,你需要人手,只要招呼一声就行,大伙儿都是你的后盾。”

贾放这么一说,五个村长立即跟着一起表态:“张先生,有事您说话。”

张友士听说,感激地冲大家一抱拳,点着头道:“多谢各位,学生先去了,若有需要再找各位帮忙。”说着,竟是脚下一刻也不愿停,急急忙忙地去了。

贾放则继续坐着,听五个村长讨论。这五位先是讨论到了蚊帐,提起是不是能让“锦花”的妇人们赶着织一批蚊帐出来,先供年纪幼小的孩童使用。大家立即把“锦花”的负责人请来,问了问,有大致算了一下,发觉“锦花”即便全力赶工,可能只能赶出一小批小型蚊帐,供年幼的孩子们使用。

因此,话题就又回到了“用草药熏”这个建议上来,这似乎是最快最有效的法子。

“老夫听说有个秘方,用松香粉、艾蒿粉,少量雄黄,再加上少量的砒那个什么霜,混在一起熏蒸,便可以除蚊。”秦村长提起了他以前的一桩见闻。

贾放登时一拍桌子:“这是什么鬼的除蚊方子,按照这个做法,别说蚊子了,连人也一并除了。”他知道那个砒的什么霜,挥发之后也有毒性,蒸汽也会引起砷中毒。这可真不是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这是直接自己人和敌人一起杀了。

“这真不行!”贾放一时头疼,突然想起,“各位,听说过除虫菊吗?”

“除虫菊?”几位村长相互看看,都摇摇头。

贾放叹了一口气,道:“各位,我又需要你们在屋前屋后给我留块地,种点东西了。”

贾放终于想起:除虫菊也不是中华原产,但是在他的蘅芜苑了可能能找到种苗。

几个村长听了都觉得这是小事:“贾三爷,您要种什么,请尽管吩咐,咱们给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