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3/3页)
“那,先生现在请说罢。”康熙对这些学士一向客气。
朱彝尊欠身道:“请皇上恕罪,臣以为,高学士替徐家着想,是全了他们的交情,这是人之常情。可作为人臣,应当为朝廷、为皇上着想,哪怕学子们要等待下次乡试,这一次朝廷不给出一个解释,学子们只会对朝廷失望。
这个后果,最后是要由皇上来承担的。”
康熙默默点头,转头又叫来了明珠,问问他的意思。
明珠更干脆:“那岂不是用朝廷来做人情,澹人这件事做得有些差了,至于徐氏,皇上,臣说句逾越的话,前朝有比这更冤枉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朝廷需要。徐氏兄弟,哪怕真有才华,这次也只能委屈了。”
皇帝还是没有做出决断。
胤禔近来除了读书,还跟着阿拉木常往南怀仁那里溜达,日子久了,自然混的相当熟。
这天胤禔独自过来,说得了一瓶好葡萄酒,要送给南大人。南怀仁经历过明朝,生活在清朝,这几十年也是命运坎坷,如今喝起葡萄酒,才找回点在欧洲的感觉。
两个人聊着聊着,说起了先帝和今上,胤禔就笑道:“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先皇顺治陛下,南大人见过他吗?”
“先皇,他是个固执己见,也非常注意独立做出判断的人。”
南怀仁口齿有点含糊:“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岁,已经非常非常固执了。大臣的建议不会影响他的个人判断,他是个强硬的皇帝。”
“不管朝廷上的世袭亲王,还是大臣,他们都不能真正的对先皇施加影响。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先皇想放弃他,马上就会放弃。或许他有些急躁,但他也有美德,那种独立意识,对帝王来说非常重要。”
胤禔眼睛一转:“那今上呢?我的父亲,他年轻的时候什么样?”
“唔。”南怀仁想了一会,似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最后在胤禔的催促下,他才答道:“同样的年纪,今上很能听得见大臣的意见,他会深思熟虑,而且对某个大臣好,除非大臣非常不敬、做出极大的错事,否则今上不会处罚他。”
这不就是犹豫、黏糊,对人有依赖感吗?
胤禔琢磨这几句话,最后摇头而笑:“南大人,你也学会大臣们怎么说话来了,厉害。”
“不敢当,皇子阁下,我是吃过亏的人。”两个人碰杯,一饮而尽。
胤禔在门外的侍卫、太监围绕下,从景山侧经过内城回宫,他在想方才南怀仁说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旁观者清,他给胤禔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视角。
那么对于朝臣,蒙古人和亲贵来说呢?
是刚毅果断,性情暴烈的顺治更好相与,还是整体来说脾气还不错,但软刀子割肉的康熙更好,这个问题恐怕局中人,也很难回答。
“阿哥,前面是科尔坤大人家的二公子,索伦图。”全都在旁提醒道,“他和您行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