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伤害(第4/12页)
看到一贯沉着自制的爱女陡然情绪失控,温恪有一瞬间的惊讶。看着珠帘之后、那张爆发过后的脸犹自带着起伏的情绪,他慢慢道:“你厌恶陛下也好,恨他也好,都不要忘记你自己的身份。”
慕仪轻笑出声,“是。从温氏这边讲,我是温氏这一代埋在朝堂之下的基石,有责任尽快生下一个继承人巩固和延续温氏的尊荣;从陛下那边讲,我是他的正妻,是一朝国母,有义务为祖宗社稷诞下嫡子!”她语气不甘而愤恨,近乎控诉地看着温恪,“那我自己的想法呢?就完全不重要了吗?”
温恪冷冷地凝视她许久,猛地站起来,“看来你母亲说错了。你的病不仅没好,我看反而更重了!这等愚蠢荒唐的话我真不敢相信是从你嘴里传出来的!”
慕仪别过头不看他。
“你好好休息,臣会为娘娘您延请名医,好好治治您这神智昏聩的毛病!”
扔下这句话,温恪行了个礼,转身大步出了殿门。
慕仪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正坐原地,珠帘摇晃,她的神情也看不分明。
皇长子是在下午的时候正式搬到长秋宫的。
慕仪提前五天就开始收拾,因不愿意阿瑀离她太远,还特意将椒房殿偏殿辟了出来,一应物件的陈设摆放都是由她亲自决定。
由于这一日期待了太久,是以直到姬瑀闷声不响地走到她的面前时,她还是觉得略不真实。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大安!”小小的姬瑀规规矩矩地在她面前跪下,行参拜大礼。
她忙把他抱起来,握着他的小手,“阿瑀怎么了?不认识阿母了么?你小时候阿母抱着你摘杏子的事儿你不记得了么?”
姬瑀面无表情地瞅她半晌,“那时候儿臣还太小,不记得了。”看慕仪表情有些失落,又补充道,“不过,儿臣记得母后。”
宫中日常饮宴都能相见,自然是认得的。慕仪苦笑一声,牵着他进了偏殿。
眼见这一幕的宫人都有些为皇后不值。身为嫡母为了这个庶出的孩子费尽心思,嘘寒问暖、无处不周,奈何这孩子却似乎并不领情。
进了内殿,见身边只余瑶环姑姑和瑜珥姑姑两人,姬瑀朝慕仪调皮地眨眨眼睛,“阿母,阿瑀装得好不好啊?”
慕仪笑着刮刮他的小脸蛋,“好!阿瑀装得最好了!”
“是阿母教的好!”姬瑀笑得十分可人,“阿母说,只要阿瑀不要对阿母太过亲近,就没有坏人要来分开我们,阿瑀就可以一直跟阿母住在一起了!只要能不再跟阿母分开,阿瑀什么都愿意做!”
慕仪蹲下来,抱住姬瑀小小的身子,语声坚定,“阿母跟你保证,再也不会把你交给别人了!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
姬骞夜间来到长秋宫时,慕仪正与姬瑀坐在椒房殿外的石桌旁说话。时年不过四岁的皇长子抬头看着庭中枝叶茂密的海棠树,一句一句地背诗,皇后则不时柔声解释。
“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这个是说海棠艳美高雅的。”
“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这是描写海棠艳丽繁复的花朵,和层层叠叠的绿叶一起与朝日争辉的样子。”
“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
“恩,很好。还有呢?”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真厉害……”
姬骞远远看着这一幕,那个清婉美丽的女子笑意吟吟地看着面前的男孩,脸上流露出的是如今再不肯施舍给他的融融暖意。
那是他的发妻和独子,是他如今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可他却无法真正与他们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甚至,相杀成仇。
到底是哪里搞错了,他们才变成了这样?
慕仪看桌上姬瑀最爱的松瓢鹅油卷已经吃完了,回头正打算吩咐侍女再去取一些过来,才发觉皇帝竟然已经悄无声息地杵在那里半天了。
脸上的笑容立刻敛去,她换上一副恭顺温柔的面具,起身优雅施礼,“臣妾参见陛下。”
她这样矫揉造作的模样姬骞早就见惯了,然而今日却似乎格外受不了,心头一阵烦闷,只淡淡让她起来,就转而询问起长子来。
“在背诗?”
“诺。母后在教儿臣背海棠诗。”
姬骞一笑,“这个时节海棠都谢完了,你们倒来背海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