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5页)
这是知道了。
贺星楼就说,“牵扯到一些旧事,涉及到她送出去的儿子和我们家之间的恩怨,所以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陈香如是怎么个人,为什么会自杀?”
一听是这个,关建国就说出了个名字,“刘鑫对吧!”
这是吴鑫恒的曾用名,贺星楼点头,“对。”
一对上人,关建国就忍不住叹口气,“我对他们家印象深刻啊。这事儿我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么多年了我都在想,能不能有个好的解决办法呢,何必闹成这样呢,年纪轻轻的一条性命就没了,连孩子都送出去了。没有妈的孩子,该过的多痛苦啊,那孩子,我记得还特别聪明,越聪明越知道的多,越难受啊。”他就问,“刘鑫怎么样了?过的好吗?”
贺星楼也没骗他,“衣食无忧。”
关建国就欣慰的点点头,“那就好,我跟你好好讲讲当初的事儿。”
“陈香如是19……”他顿了顿,“1978年来到剑门街的,她那会儿就带着两岁的刘鑫。来呢是因为她丈夫去世了,婆婆家不容她,娘家呢也没人了,正好剑门街的王威一家生了个双胞胎,他们夫妻俩都是职工,就有一个老娘看孩子,看不过来,就从乡下把她请来看孩子了。她是王大娘的娘家的邻居。这个关系。”
“她这人不爱说话,但眼里有活,自从她来了吧,王大娘家眼见就松快多了,我经常看得见她抱着王家的孩子,领着刘鑫在街上转悠。反正孩子给看的白白胖胖的,王大娘也见人就夸她,说她人麻利,还想给她介绍对象呢。”
“但你也知道,那会儿她是农村户口,又带着个儿子,还没正式工作,压根没有合适的,就没成功。”
“后来呢,这俩孩子看到了两岁半,就送去托儿所了。她本来也就没工作了,可这附近开始办厂子了,国家也不怎么管经商的事儿了,这不,附近不少人家就开始做饭,卖饭。王大娘是个挺会算计的人,也心疼她,就跟她说,孩子大了用不到保姆了,但你回家也没活路,这做饭的活挺好,你不如就卖点东西吧。我厨房借你,房子也不收租金,省的你们娘俩没地方去。”
“这事儿是当着街坊面说的,所以知道的人多得是,我也在场。我们那会儿都说王大娘是个大善人,还鼓励她赶紧置办起来。这个陈香如呢,不吭声但是有主意,直接就给王大娘磕了三个头。然后就买了家伙什,开始带着孩子做买卖了。”
“她手艺的确不错,没干了几个月,生意就很好了。我记得,她还专门请过我们吃水果,说是谢谢大家帮忙。王大娘也说,她经常给家里买菜做饭的,很知恩图报的一个人。我们都觉得,这事儿做的不错呢。那会儿人都淳朴,谁知道呢,人是不能看一时的。”
这事儿都过了好几十年了,关建国说起来还一脸的叹息。
贺星楼和章程对视一眼,两人就知道,这后面肯定起了波澜,否则,明明是王家的房子,怎么成了陈记饭店?为什么陈香如会自杀呢。
他没吭声,就是给关建国又倒了一杯茶,关建国喝了杯茶,这才接着说。
“她生意做得好,恰好中间王大娘的儿子因为技术出色,被调到了京城去工作了,全家人都跟着要搬走。这房子小王夫妇呢,就想锁起来,毕竟陈香如不给房租,原先他们住着看着还放心,现在不住了,把自家房子给别人,他们舍不得。结果陈香如就说她想把她住的屋子和厨房租下来,也算有了个落脚地,她给房租。王大娘呢,就是挺心疼她的,觉得她不容易,好不容易有起色了,他们不能这么对人家,就拍板同意了。”
“等他们走了,陈香如开始还是照常卖饭,后来生意好了,本来王家的宅子就在路头,她就挂了陈记饭店的招牌,把院子里和房间里都摆了桌子,在家里开了饭店。那会儿我们问她,她就说她加了租金,王大娘同意的。她还给我们看了,家具什么的都好好的放在卧室里,的确保存的挺好的。我们就没说,因为那会儿都是书信来往,也不方便,也没人问。”
“事儿出在1982年,那年,和丘撤县改区,这块正好招商引资做得好,政府就想做个形象工程,当然这是现在的说法,那会儿叫统一规划。就是宅子什么的都拆了,给投资商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