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三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4/6页)

小钱回来抱怨道:“奴婢去师广日的家中,还没进去,便已见他家家徒四壁。他娘子正坐在门槛上哭,看见奴婢送了琴过去,谢也不谢一声。只说,把琴赎回送来做什么?本来只有一把琴下去和死人作伴,现下两把琴都要入土。死人又不会弹琴,倒不如送去当铺,还能得两个钱买块地。劈了当柴烧,还能混两顿饱饭。奴婢不等他说完,赶忙走了。”

我感慨道:“师广日有两把好琴,当年我在宫里都见过的。不想他要拿它们来陪葬,他对睿王,当真是一片赤诚。”

银杏宽慰道:“睿王不问政事,一生淡泊,死却这般轰轰烈烈。有知己冒死相送,又有名琴相伴,也不枉此生了。”说罢递了个眼色给绿萼。

绿萼忙以别话岔开:“那师广日在宫里服侍那么久,当年太宗也曾召他抚琴,论理当得了不少赏赐才是。怎么几副棺椁就耗尽了家财,那些卖棺材的,只怕欢喜得睡不着觉,心也太黑了些!”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122]”心中一动,我停了下来,将‘忘其丑也’吞下腹中。霎时间处死上千人,人人都想讨一副棺木来安葬,自然是价高者得。棺木价贵,有何“丑”哉?论起比制棺木的匠人还要“丑”的,比比皆是。我淡淡一笑,“他们好歹还做了棺木安葬了睿王一家,反倒是我,堂堂君侯,倒不如一个伶人。”

绿萼道:“姑娘做的事情还少么?”说着一撇嘴,愤愤不平起来,“论理人都不在了,奴婢不该多话。实在是他们太——有些蠢了。姑娘这么辛苦才为邢陆两家平反,他们倒好,冒冒失失就把大家的性命都送了。”

银杏道:“当时信王不在城中,神机营又已倒戈,实是机会难得。拼死一搏,倒也算不得蠢。”说罢看着我,“若说有失算之处,便是睿王与杜大人都没有姑娘那般熟识信王夫妇。”

我失笑。说得这般头头是道,倒不如直接说我比睿王与杜娇胆小。“去问一问杜大人一家葬在何处了,拣个日子去瞧一瞧吧。”

绿萼道:“这个嘛,李威最清楚,姑娘问他便是了。就怕他不肯告诉咱们。”

银杏摇头道:“杜娇已死,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什么不能说的。李威是个聪明人,想来不会为了这种事情得罪姑娘。”

绿萼道:“那你就去问。”

银杏道:“今日是不行了,李威一早就被信王妃唤回王府去了,单只他的两个下属在前面守着。”

李威是高旸的心腹,高旸临行前命他留在我的府中,启春从未过问。此时将他唤回,定是王府中有要事筹谋。想起启春几句笑谈便葬送了神机营八百将士的性命,更亲自率领弓弩手与刀斧手潜伏在武库周围,其心思缜密与手段毒辣,令人不寒而栗。然而她又能容忍易珠的讥讽和采薇的诘责,说她忍辱负重,亦不为过。想到这里,我不免忧心忡忡:“暂问不到也不要紧,先把祭品备下吧。”

绿萼笑道:“姑娘几次想进宫,都被李威坏了兴致,今日李威不在,姑娘要不要进宫瞧瞧婉太妃?”

想起宫中情势,我更是头痛,不觉扶额道:“不必了,高晖被信王扑杀,沈太妃还不知怎么伤心呢。我去了,也是看几个女人哭哭啼啼,无趣得很。”

晚膳之前,李威从信王府回来,我问清了杜娇埋骨的所在,告诉他明日将出城去祭拜。李威一句未劝,只说那里荒僻,须得他跟着保护才好。我赏了他好酒好肉,感激道:“这是自然。”

天刚亮,我便出城。一路向南,直走了两个时辰,才到一片野坟地中。这里葬着无主孤魂与无人收尸的罪人。远处山势起伏,绿意葱茏,这里却长草丛生,少有树木。笔直的一线阳光落在头顶,像一把灼热的刀将人的魂魄劈成两半,教人苦热不堪。隆起的坟茔并不多,许多尸体不过是草草掩埋。昨夜下了雨,薄薄一层土石,被水冲了去,残肢断臂、腐肉白骨都露了出来。骷髅带血,尸臭横溢。鸦鹫下临,蝇声如雷。

绿萼一下车,顿时捂着口鼻弯腰欲呕,小钱也有些承受不住。我与银杏过去五年常见死尸,倒也惯了,李威更是不在话下。我叹道:“叫你们不来,你们偏来。你二人就留在这里,我和银杏进去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