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六章 君子蓄德(第3/5页)
朱云道:“略有所闻。”
我嗯了一声,微微叹息:“是谁告诉你的?你可知道这李万通祖孙是什么来历?”
朱云笑意幽微:“跑江湖的人,自然听见什么说什么。谁给的赏钱多,就顺他的耳说他爱听的。如此而已。”
我心中一沉:“他要说什么?”
朱云道:“自然是时下京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事。”
我隐隐猜到几分,不觉变色道:“荒唐!”
朱云道:“荒不荒唐,二姐不妨先听听。”
人群汹涌如潮,轰响不绝。李万通坐在竹篷下饮茶,闲闲摇着蒲扇,闭目养神。他那穿红衣裳的孙女早已收了满满一斗笠铜钱和碎银子,在李万通的耳边晃了一晃。李万通听过丁零数响,这才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向着人群坐定。人群次第静了下来,只听李万通被兑了冰的凉茶激得微微沙哑的声音道:“今日小老儿要说的,是宫里一位女官的事。”
少女在一旁拨了两下月琴,娇声道:“爷爷,听说宫里官位最高、最聪明的女官是女录朱氏。”
李万通道:“小老儿要说的正是这位女录朱氏。”
少女道:“宫里最高品级的女官叫作女典,如何成了女录了?”
李万通道:“女录,意为女录尚书事。”
少女道:“什么叫录尚书事?”
李万通道:“录尚书事一官,也叫领尚书事,是汉昭帝为权臣霍光所立的官位,退可掌管一切御案文书,进而可总理朝政大事。”
少女道:“如此说来,这位女录大人也为高官家打理政事了?”
李万通道:“这倒没有。满朝皆知,这位朱大人只是在御书房后面的小隔间里帮高官家看百姓的上表,只因高官家偏爱,才赐了这么一个与别不同的官名。”
少女笑道:“既然高官家偏爱,想来也是他的妃妾了?”
李万通捻着胡子,摇头晃脑道:“这却不好说,但她的亲姐姐确是皇妃不假。”
少女道:“便是前些年勾走了高官家的魂儿,使高官家辍朝怠政的那个水蛇精一样的女子么?”
李万通拖长了音调道:“不是她却还有谁?”
少女鄙夷道:“想来这朱女录也不过是借着姐姐的宠幸,能有什么惊人艺业?”
李万通扁扁嘴,白眼一斜:“似你这般不好好念书的,自然想不出旁人的惊人艺业!”人群轻笑如阵雨洒落。少女满脸通红,重重拨了几下琴弦,恭敬道:“还请爷爷指教。”
李万通道:“别急,且听我慢慢说来。”只听竹板清脆一响,他的声音陡然轻快响亮,“女录朱氏,本是公主府一个小小的婢子,自幼伺候小姐读书。谁知小姐的书读得平常,侍读丫头却装了一肚子墨水。”人群中有人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李万通又道,“虽说‘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29],可也不能让自己的女儿活成一个糊涂虫。”
少女道:“爷爷说得有理。”
李万通不理会人群的议论,接着道:“恰好宫里给小皇子和小公主选侍读,公主爱才,便荐了朱姑娘去。当时殿中有几十位官家小姐待选,通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各个都比这位朱姑娘有家世、有气派。这位朱姑娘于殿上尊孔而非孔,应答别具一格,气势丝毫不输官家小姐,因此被贵妃选中,成为现今弘阳郡王的侍读女官。入选后,从女巡做起,历经八年,终成正四品的女录。朱姑娘的姐姐入宫也是她做了女录之后的事情了。”
少女一拍手,恍然道:“原来倒是她姐姐叨了她的光。”
李万通嘿嘿一笑:“姐妹俩生着同一张脸,谁叨谁的光不是一样。”忽然眉头一拧,正色道,“小小女孩儿,尽问这些做什么?!”人群又笑了起来。
却见朱云探询的目光借着酒意放肆地在我脸上扫过。我目不转瞬地望着楼下,清冷道:“怎么?”
朱云道:“我听说二姐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把慧贵嫔给打伤的。”
我口角一扬:“是因为她险些伤到了玉枢的胎。”
朱云微笑道:“那是该打。”
却见那少女毫不示弱,娇俏道:“只准爷爷说,却不准我问么?这位朱女录究竟有什么不平常的事,值得爷爷拿出来说一说呢?”
李万通道:“上个月,宫里发生了一件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