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十五章 绿鬓青衣(第2/5页)
刘夫人欠身道:“小女是朱大人选入宫中的,能有今日,全赖大人提携。”
我笑道:“不敢当。令爱不畏困苦,忠贞可嘉,陛下与王爷自然看重。”
刘夫人的眼中浮上一层薄薄的雾气:“若不是大人多番提点,小女终究碌碌。弘阳郡王开府在即,小女不宜跟出宫去。余下的两年,还请大人多多照拂,老身感激不尽。外臣命妇,不宜多言。这就告辞。”
她的泪意,九分疼一分恨,心疼女儿的身子,也痛恨女儿的固执。我甚为感动,因为我的母亲待我早已没有了这份单纯的心痛,或许只有恨了吧。我也不便留她,于是屈膝道:“请夫人放心。”
从漱玉斋更衣回来,公侯夫人与外臣命妇都出宫去了,席上只余了宗亲内眷。皇帝带着信王、睿平郡王、昌平郡王和高旸回到后宫。皇帝与太后同席,三位王爷与各自妻妾同座。于是衣香鬓影,觥筹交错,鼓乐声声,歌舞不绝。
睿平郡王乘兴奏了一曲,众人赞不绝口。接着玉枢高歌一曲《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曲毕,皇帝笑道:“自婉妃进宫,这一曲年年都唱。也唱一曲别的来听。”
玉枢道:“臣妾制了一首新曲,正要请太后、陛下斧正,请容臣妾退下更衣。”
皇帝笑道:“你去吧。”
不多时,玉枢身着青丝罗衣,手执碧玉长箫,翩然而上。万缕青丝垂在脑后,蓬松而柔顺,用一条绿色丝带随意结束。薄施脂粉,淡扫蛾眉。双唇略微苍白,显得娇弱无限。她站在大殿门口最黯淡之处,冷风拂起她的衣角,如碧水涟漪。她的笑容隐约清冷,颇有出尘风致。门外的灯火映出她苗条的身形,裙裾一动,飘若冷焰。琴声邈远,洞箫呜咽。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皇帝神色一动,不觉放下了手中金杯,目光中含三分眷恋,三分贪婪,三分焦急。当年汉武帝望着李夫人姗姗来迟的魂魄,想来也不过如此。只听玉枢曼声唱道:
“绿鬓青衣,碧箫生辉。雪落翠绮,轻歌万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君自桓桓,君自与与。君自惓惓,君自悢悢。吾心幽幽,凝弦铮铮。东篁邃远,西华崚嶒。秋水湜湜,星河耿耿。天上人间,胡不缱绻。朗朗清川,怎诉管楮。”
这是我十年前的游戏之作,想不到被玉枢记在心里,作成曲子唱了出来。十年前,我才只有十岁,并不全然懂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心境,这首小词不过是堆砌辞藻而已。但玉枢的歌声如此空灵悠远,其中的情深不得、哀而不伤的思念与缠绵,如秋水星河挥洒天上人间,凉凉的,痒痒的,耐人寻味。
一曲唱罢,殿中静得出奇,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痴惘。睿平郡王高思诚的痴惘温柔深远,是为亡妻董氏。昌平郡王高思谊的痴惘蕴含凛然之气,是为死去的锦素。皇帝的痴惘透着追悔莫及的遗恨,是为周渊。高旸注视玉枢片刻,随即垂下眼帘。信王痴痴怔怔地拉住林妃的手,林妃满目柔情。连太后亦有些愁绪,独自饮尽杯中的酒,无声叹惋。
三年未见,太后颇见衰老。她是最尊贵的女子,却也是最无奈的母亲。想起她称病逼迫皇帝立刻册封若兰,我忽然有些明白周渊为何会放弃天家尊贵,远逸江湖。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52]也许,唯有“弃”,才能“全”吧。
皇帝旁若无人地走下来,亲自从小莲儿手中接过玉色织锦斗篷,严严实实地裹住玉枢,拥在怀中。玉枢娇生两靥,双眼含情欲滴,静静地伏在他的怀中。好一会儿,皇帝才道:“这首曲子朕从没有听你唱过,是谁写的曲子,谁作的词?朕要好生赏赐他们。”
玉枢道:“回禀陛下,曲子是臣妾编的,词……是玉机写的。”
皇帝笑道:“词好,曲也好,你唱得最好。”说罢握着她的手道,“手这样凉,快回席上喝杯热酒。”于是亲自送玉枢回席,又陪她喝了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