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3/5页)
“我是说我们台湾的文艺批评很难建立,在我看来,文艺批评只能说是批评家对某篇文章的看法而已,可供读者作参考,不能作准绳。”
我比较了解他一些了,用手支着颐,我说:
“你认为写作时该把人性赤裸裸地写出来吗?”
“这在于你自己了,”他注视我。“先说说你觉得人性是怎样的?”
“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有美,也有丑。不过,我认为美好的一面比丑恶的一面多。”
“就这样写吧!”他说,“你认为多的一面多写,你认为少的一面少写。”
“你认为呢?”我热心地望着他,“你比我成熟,你比我经历得多,你认为人性是怎样的?”
他拾起我肩上的一片落叶,那片落叶尖端带着微红,叶片是黄绿色,边缘被虫咬了一个缺口,缺口四周是一圈褐色的滚边。他把玩着那片叶子,沉思有顷,然后,他把落叶放在我的裙子上,低声说:
“我不了解。”
“什么?”
“我不了解人性是怎样的,”他抬起眼睛来望着我。“因为我经验得太多,所以我不了解。咏薇,有一天你会懂,人性是最最复杂而难解的东西,没有人能够分析它,像那片落叶一样,你能告诉我,这片叶子是什么颜色吗?”
我说不出来,绿色里糅合着黄,黄色里夹杂着红,红色里混合了褐。我握着那叶片,半晌,才抬起头来,张大了眼睛,说: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但是它是美丽的。”
“一句好话,咏薇,”他说,眼睛生动地凝视我,“你就这么相信人生和人性吧,你还很年轻,许多经验要你用生命和时间去体会,现在,你不必自寻苦恼地去研究它。嗯?”
这就是那个早上,朦朦胧胧的绿雾罩在碧澄澄的湖面,森林是一片暗绿,阳光静静地射在水上,反射着一湖晶莹的、透明的绿。我和韦白坐在湖边,把影子投在湖水里,谈论着文学和人性。四周只有蝉鸣,时起时伏,偶尔有几片落叶,随风而下。我们如同被一个梦所罩住,一个绿莹莹翠幽幽的梦。我心情恍惚,带着近乎崇拜的情绪,倾听韦白的谈论,我们不知道谈了多久,时间的消逝是在不知不觉中的。然后,我发现我半跪半坐在他的身边,我的手伸在他的膝上,他伸长了腿,坐在草地上,双手反撑在地下。他的眼神如梦,他那分成熟的忧郁压迫着我,使我内心酸楚而激动。
“我知道你为什么留在这深山里面,”我用着种不自觉的凄怆的语气说,“因为你爱上了一个人,这人在青青农场,你为了她而不离开,对么?”
他震颤了一下,迅速地把眼光从湖面调到我的脸上,那受惊的眼睛张得那么大,像要把我吞进去,然后,他平静了,深深地注视我,他说:
“不要胡说,咏薇。”
“你是的,对不对?”我固执地问,心脏被绞扭一般地微微痛楚起来。“你爱她,她也爱你,对不对?”
他凝视我,眉梢微蹙着,眼底的忧郁色彩逐渐加重,脸色变得黯淡而苍白。好半天之后,他坐正了身子,把我的双手阖在他的手里,用微带震颤的声音说:
“别在我身上找小说资料,好么?咏薇?你不会了解我的,何苦去探究我呢?”
我的肌肉紧张,血流加速,有股热气往我眼眶里冲,我控制不住自己热切而激动的声调:
“我会了解你的,只要你不对我把你的门关着,我就会了解你的。”
“咏薇,”他拂开了我额前的短发,温柔地注视我。“你还没有长大,等你长大了,你就会了解许多事情,不要去强求吧,咏薇。”
但是,那另外的一个女孩比我成熟吗?比我年龄大吗?比我了解他吗?失意的泪水蒙住了我的视线,我从地上跳了起来,带着受伤的感情和自尊奔向林里,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只觉得有股难以克制的、突发的伤心,靠在一棵松树上,我用手蒙住了脸。听到韦白奔进树林的声音,也听到他焦灼的呼唤在林内回荡:
“咏薇!咏薇!咏薇!”
我没有移动,也没有把手从脸上放下来,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发现了我,而且走近了我。他停在我的面前,用手轻触我的手臂,小心地说:“怎么了?咏薇?我说错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