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4/9页)
可是,越是先进的科技产品,需要用到越多的物理定律。空间容纳物理定律的限制,使得整个宇宙的科技发展到最后,都会陷入瓶颈之中。绝大多数把科技发挥到顶峰的文明,自此也就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了光速有上限和容纳物理定律能力的限制,似乎是宇宙因为不想文明之间有太频繁的活动交流,也不想宇宙的科技无止境地提升下去,而刻意设置的一条极难违反的物理法则,如果宇宙自身就有意识的话。已有种种迹象表明,科技的提升是个高度逆熵(熵:用来描述一个孤立系统混乱程度的值,一个系统越混乱,表示熵值越大。)高度耗能的过程。如果科技无节制地提升,宇宙就会更快地走向冰冷的死亡,就像一个热的火炉,如果耗能的过程加剧,势必会更快地走向冷寂一样。
“这就好比地球上的人类,各种交通工具发展起来以后,他们的速度也提了上去,人类社会的各种交流活动也就增多了,交通效率的提高并不会减少人类自身的行动。宇宙如果没有速度上的限制,各种生命的星际间旅行也就会变得极其频繁,而这必将会是极度耗能的,使得宇宙急剧衰竭下去;同样地,人类各种先进的科技被发明了出来以后,对于地球本身的损耗就一直在加重,如果地球本身是有意识的,它会喜欢这种加快自身损耗,加快自身灭亡的方式吗?当然,地球本身是没有意识的,可是这个深不可测的宇宙可能就不一样了。”它说着,林间的小鸟飞过,飒爽的风将树木摇出各种碎乱的声响,将它不自主发出来的声音切割得支离破碎,好像是那阴郁的森林,怕它的声音被谁听了去似的。
“一个物体,哪怕仅仅是沙漠中最是不起眼的一粒沙,想要去突破光速的屏障,即使耗尽一亿颗太阳的能量都做不到。因为随着这粒沙速度的增大,其自身的质量也会增大,随着它趋于光速,它的质量更是会趋于无穷大,加速起来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直到根本不可能,这是严格的物理定律所限制的。这一点,一百多年前的人类也已经明了。最近几十年来,人类用各种粒子加速器去加速很多质量极小的粒子,同样无法把它们加到光速,更别谈要超过光速,人类已经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的正确性。而我所在的母星目前也同样无法做到,不过却可以进行超光速的旅行,譬如他们最初来到这颗星球所使用的方法,就十分神奇,是一种通过空间折叠以进行星际航行的方式,其情形就像一张平铺的纸上的两点,如果在纸面上直线行走的话,即使用光速,也要耗费一定时间,可如果把纸折叠起来,相当于把空间进行折叠扭曲,而后再从纸上的这一个点到另外的一个点上去,即使是以远低于光速的速度行走,在纸张平面上的人看来,其实也相当于比光速更快了。母星用这样的方式躲过了宇宙对于速度的限制,但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们是进取心极强的文明,还想要去突破三维空间中对物理定律的限制。为此,他们不在乎与整个似乎具备意识的广奥宇宙为敌。”
想到这里,它的心间有一些自豪,“宇宙间浩若繁星的绝大多数文明在此种限制面前都选择了退缩,而母星上的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却发现了这种影响空间容纳物理定律的关键因素。至于这个关键的因素具体是什么,作为机器人的我目前不太能够明白,仅仅清楚要提升空间容纳物理定律的能力,必须借助于宇宙中纯意识的生物,让它们以其自身无所不能的转化能力,去转化出一种可以决定三维空间容纳物理定律能力的物质。”
它体内的万能粒子不断翻滚,不断地审视自我和这个世界,又道:“这种纯意识的生物极善逃脱,宇宙里基本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困得住它们。身为金属机器人,被苦心孤诣地发明出来设置机关陷阱,前辈们都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而我则要在确认猎物上钩之后,完成最后的一击,我当不辱使命。”
3
金属人在树下整理好自己的思绪,随即重新化成一堆蚂蚁,匆匆爬行起来,然后向着城市奔涌而来。而城市的另一角,苏雅意在小矮人的软硬兼施之下,跟随它来到了罗杰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