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终极之灾
一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在我谈及智力快感的那个晚上,丈夫心中想的是什么。他是在想:只有那些能够享受智力带来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智力带来的痛苦的人,才是成熟的智者。在那个智力爆炸的时代,民众尽情享受着智力提升所带来的快乐,唯有天乐体味着“先知者”的痛苦。
摘自《百年拾贝》鱼乐水著
1
《诺亚方舟号》明天就要启航了。它要先在太阳系范围内航行一段时间,对飞船的性能做出最终检验,包括到木星上进行起降和采氢,并把检验结果传回地球,作为此后飞船大批量制造的依据。然后它将以断续飞行的“非盲视”方式在附近寻找已经中断联络的《褚氏号》。《褚氏号》的速度只是略大于光速的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启航十年来只走了千分之一光年。所以,以《诺亚号》的性能应该是很容易找到它的,那就像是一只鹰隼在湖面上寻找一只随波荡漾的橡皮鸭子。如果能找到,《诺亚号》将把14个处于冷冻状态的乘员(包括褚贵福和13个卵生人幼儿)接过来,为他们解冻,作为《诺亚号》的新船员重新登程。毕竟新飞船的生存几率要远远优于《褚氏号》。至于《褚氏号》上的500个蛋形舱中的500万枚人蛋,诺亚号没有空间来盛装,只有让它们留在原船上,“慢吞吞”地继续其原定航程了。
万一找不到,《诺亚号》也不会过多耽误,随即将开始超光速飞行。说白了,这点安排也是为了排除人们(包括鱼乐水)心中的不安——怕《诺亚号》在超光速盲视飞行中撞上它的先行者,尽管撞击的几率基本是零。从这时开始,“诺亚人”将真正成为太空种族,它将在百十年中越过灾变区域,然后在边锋处尽情冲浪,并随着边锋以光速前行,再把观察结果以光速信号送回地球。当然,地球收到观察结果肯定是三百年后的事了。
整个人类社会处于极度的亢奋,就像是处于迁徙兴奋期的雁群。自从人类被扔进一锅沸水后,人类的潜质和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从楚马发现公布至今只有短短22年,从褚氏号飞船上天只有短短八年,而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跨越千年,实现了以超光速航行为代表的科技大爆炸,包括三态真空理论、冷聚变技术、遮阳篷技术、人蛋技术、基因改造术、人脑与电脑的“透明式”接口、以嵌入芯片提高人脑智能的技术,等等。以楚天乐、泡利、马士奇、亚历克斯、乔治、巴罗、贺梓舟、姬继昌等为代表的天才科学家灿若群星。那个爱说调皮话的乐之友基金会副会长葛其宏曾这样叹息:
“有了这二三十年的灿烂,人类哪怕是真的灭亡,也值了。”
当然,他的“乌鸦嘴”惹来大家的笑骂。没人想到他实际是早于楚天乐作了预言。
送别仪式原打算在同步轨道上举行,就像送别《褚氏号》一样。但这次参加的客人太多,都去同步轨道是行不通的,只好改在地面上举行。至于送别地点,姬人锐选了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中国中原丹江水库的人蛋岛。那儿曾是卵生人类的诞生之地,保留着蛋壳、脚印等遗迹。尽管卵生人在人类史上很可能是过眼云烟(有了超光速飞船后,这种‘穷人的技术”被完全淘汰了,而且500万个卵生儿的生存希望也非常渺茫),但不管怎样,他们是太空种族的先行者,值得追思和瞻仰。而且人蛋岛杳无人迹,水天一色,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境,正是送别的好地方。
1002名诺亚人(包括黑猩猩阿兹和玛鲁)此刻在人蛋岛中心区域列队。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服装,上衣背后是黑白两色的太极图,这是诺亚族的族徽。各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那是太空族的圣经《诺亚公约》。他们不论男女一律光头赤脚。光头是因为在飞船的密闭环境里,脱发容易造成污染;赤脚是因为飞船环境中用不上鞋子。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诺亚人有意形成一些有别于地球人的风俗,以提醒自己“太空种族”的新身份。列队以家庭为单位。列在队前的是船长亚历克斯,妻子玛格丽特·坎尼普和一对儿女,还有后来新添的两个年轻妻子。列在第二位的是贺梓舟和他的三位妻子,其中第三个妻子是前天刚刚完婚的。后边有物理学家巴罗、数学家詹姆斯等和各自的家人。诺亚号船员的专业选择以“硬科技”为主,但也有适量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才。诺亚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姬继昌不在这批船员中,他将是下一艘飞船的船长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