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夜叉虾兵

赶到七六|四基地之后,周诚立马就着手进入了相关的研究中去。

‘夜叉号’与‘虾兵号’看似要比‘海燕号’更复杂一点,但实则对周诚而言,技术工艺上的要求并不算难,甚至与‘海燕号’还要稍微简单一些。

‘夜叉号’与‘虾兵号’的难点在于防水材质、水下监测工艺、水面上下信号的交互以及安置工艺。

周诚一开始负责的是水下监测工艺与水面上下信号交互技术。

所谓的水下监测工艺,就是如何将海底的情况尽可能地采集到,不仅仅要采集到鱼群、珊瑚、暗礁等的情况,非法闯入的侵略者的情况也必须监测到,另外,还需要及时探测到海底的地质构造变化以及尽可能地发现更多地海底矿产。

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周诚从头到尾捋了几遍,找出十四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出来,一一去突破。

原先他以为花粉集团设立的那个项目会成为‘夜叉号’的升级版,但是在他重新规划‘夜叉号’的作用之后,花粉集团设立的那个项目就成为了夜叉号多项技术基础中相对基础的一项。

至于‘夜叉号’对非法闯入者的攻击,那倒是其次,‘海燕号’上已经运用到了一系列十分完整的技术,只需要根据海下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

七六|四基地中,所有研究人员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他们需要从多种合金材料中筛选出最适合、抗压、防水性能最好的合金材料来构造‘夜叉号’的机身。在设计‘夜叉号’时,七六|四基地中的研究人员大胆运用了潜艇安置策略,将借助潜艇上的弹力投放装置,直接将‘夜叉号’安置在海底。

七六|四基地中的研究人员艺高人胆大,按照周诚原先的设想,是将‘夜叉号’固定在海下,形成一张海底的天网,但七六|四基地中的研究人员经过实验测试分析,发现将‘夜叉号’固定在海底的难度比较大,不如将‘夜叉号’设置为海底机动式,在没事发生的时候,‘夜叉号’可以静静地待在海底某个地方采集数据,若是有事发生,‘夜叉号’能够进行机械移动,寻找更合适的掩体或者是寻找更适合的地方进行机动打击。

等这些研究人员将夜叉号的机身设计好并制作出模型时,周诚也差不多将‘夜叉号’的水下监测工艺、机动干扰打击工艺等克服了,留给他的就剩下水面上下信号交互工艺。

周诚原先的设想是依托那么多新建造好的岛礁等设置信号基站来收集,但当他发现‘夜叉号’被设置成机动模式之后,便更改调整了想法,他决定像‘海燕号’一样,在海底设置一套完整的信号交互系统。

这套海底信号交互系统不仅要实现所有‘夜叉号’反馈回来的数据的处理与中转,充当中枢作用,还要做出许多应激措施……这应激措施就需要AI来完成了。

周诚掏出了自己的大U盘,这次都没有像上次构建‘海燕号’所用的信息交互系统那样用三个小时,周诚这次是在‘海燕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给连带着‘海燕号’的系统给升级优化了。

新的信号交互系统顺利打通了海面上与海面下的凭借,‘夜叉号’在发现水面下有不法侵入者时,不仅可以在水面下展开打击,还能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海燕号’,由‘海燕号’进行配合夹击。

这一套海面上下的信号交互处理中枢系统,取名为‘龙宫’。

所有设计完成后,已经是十二月初。

周诚带着优化后的‘夜叉号’与‘龙宫’系统,跟随盛明成主任以及几位七六|四基地内的大拿前往渠州基地,在渠州基地内进行试水测试。

渠州基地从备用‘海燕号’机库中调取出三百台‘海燕号’,全部升级为‘龙宫’系统,并且放飞出去,‘夜叉号’也全部由潜艇投放至海中。

中枢系统‘龙宫’开启,大概加载了将近二十分钟后,清晰稳定地数据流从‘龙宫’中反馈出来。

‘夜叉号’已经监测到了清晰的海洋鱼群,并且还在海面下探测到了大量的可燃冰矿产,一些金属矿产也在海床上零星分布,海底散落着不少沉船,还有打碎的瓷器就横亘在水底。

渠州基地的负责人杜平荣一直都盯着周诚手里那台装载有‘龙宫’系统的工作站看,他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眉头突然蹙起,手指点在工作站屏幕上,同周诚说,“能不能调近看一下这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感觉这有点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