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个坎儿
导语:从胜负到生死的一个坎儿
《南京,南京》已经上线若干日子了,要让我评论一下这部片子仍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去看过这部影片有趣的是坊间对这部片子的评论观点迥然不一,有认为陆川是民族主义的爱国者(或者说他是愤青)的,也有认为陆川是汉奸(或者说他是敢于直面历史的丑陋)的,观点完全对立。
而完全对立的观点,用词却同样激烈,彰显自己的论点是何等的无以辩驳。
结论难道真的有那样绝对么?
想起了萨的一位同事,他找了个热情如火又当过团委书记的女朋友,结果我这位颇有些散漫毛病的朋友就不断享受忽而被当作白马王子,忽而被当作癞蛤蟆的神奇待遇。
其实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同样一件事,也会同时遭到左倾典型和右倾典型的评价。
想知道日本人怎么想的,只要看一个日本人,就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想知道中国人怎么想的,你就是访问九十个中国人,也没法有百分之一的把握。
每个人有了自己的思维,是中国人在精神世界真正向蓝蚂蚁时代的告别,这其实是好事情。当然,只有我的观点是对的,不免是带了时代的浮躁,这恐怕只有时间才能慢慢洗去。
只是苦了夹在中间的陆川。
这时候倒是有一分钟对这位导演产生了若干的同情。
然而下一分钟萨又赶紧把这种同情收起来,因为刚看到一个更新的评论,评价陆川无论被爱还是被骂其结果都会给《南京,南京》带来人气,按照从受益者中找嫌疑人的警界通则,这样尖锐矛盾的评论,或许正是陆导背后的操纵……
于是,同情也不大敢了。
天,我该信什么?我能信什么?
还是抛开影片本身,说说南京吧。尤其是1937年12月的那个南京。
1937年的南京,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耻辱的存在。
这不仅仅是因为那场大屠杀的存在。实际上,世界战争史上大屠杀的情景曾多次出现。例如,迦太基城破的时候,城中二十五万人(一说六十万人),除了五万名年轻女性被卖作奴隶以外,其余全部被杀。
但是,迦太基人是无需为此而感到羞耻的。因为即便在破城之后,迦太基人还同罗马人展开了六天六夜的巷战,战死者达八万五千人。即便是无力作战的迦太基女性,也纷纷剪下自己的长发,作为战士的弓弦,来进行最后的抵抗。
所以,迦太基的城破,历史的评价是——“悲壮”。
南京的陷落,则远没有这样悲壮,南京战役从11月19日开始,到12月13日城破,满打满算,只有二十五天。12月12日日军攻占中山门,仅仅一天就控制了整个南京。日军记载,在幕府山中的近万名中国散兵,几乎没有抵抗就被日军缴械。而大屠杀中,那样多的中国青壮年,大多数就如同绵羊一样被拉出去宰杀。
于是,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无言的指责:这是一个怯懦的民族。我也看到对《南京,南京》的一个评论,认为影片中描述的中国人的抵抗,是臆造和不够真实的。
其实,以我对南京战役的研究,在日方的记载中,中国人在南京城破以后,的确曾经有过相当顽强的抵抗。
日军屠杀最力的步兵第36联队,其军官宿舍曾被一名中国人闯入,这个借助夜暗进入日军营地的中国人先后杀掉日军尉官11名。
在南京安全区设立后,曾有数百名中国官兵自动组织起来,乘夜在市区武装暴动,一度攻陷原国民政府铁道部。根据日方简单的记载,这批英勇的中国军人属于教导总队残部。
直到南京陷落半个多月后,1938年的元旦,仍有中国残兵据守原苏联大使馆顽强抵抗,最后整个大使馆被焚毁。
在今后拍摄类似题材的影片前,我认为导演应该找机会阅读一下日本方面的材料,例如松冈环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在其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对再现当时的真实景象或有极大帮助。
从这些记录看来,中国人并不是一个缺乏勇气和血性的民族。
但是,在下关,在鱼雷营,被排着队屠杀的,也是曾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
在我所看到的史料中,一个微妙的事实是,中国人在南京陷落后,最没有抵抗意志的,恰好是刚刚城破的12月中旬。当时,大批中国残兵甚至抛弃武器和服装,试图逃入安全区,他们丢弃在安全区外的军服,给日军进入安全区搜索杀戮提供了极好的借口。而在大屠杀发生后,抵抗的事件骤然增加,虽然这时候在南京的中国军民,无论从装备还是从组织角度,进行抵抗的能力都比城破时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