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巨利

常威这时道:“还有青城的分号也被人上门敲诈,这在九月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现在看来,还是杀素囊的事引起的反弹,那些贵族感觉被削了脸面,以前是有利益纠葛,他们坐视我们在草原发展,现在一是同仇敌忾,二来是感受到了威胁。”

张瀚看看田季堂,说道:“老田说一下这几个月对北贸易的数字。”

田季堂面无表情的道:“咱们在草原上现在是一千三百辆车,每个月由新平堡出口的车辆也是过千,就是说有两千辆以上的大车是专门送货。每月我们都会运送粮食十万石和布匹两万匹以上,其余的杂货也很多,入冬之后,粮食需求增加了,布匹的需求更大,呢绒的需要量也增加,绸缎,各种布,都要的多,青城商会已经打了报告过来,要求军政司继续向草原倾斜政策,直到常驻大车达到三千辆以上,物资供给应该才会缓和下来。”

张瀚微微点头,也就是说从年初到现在,最少运送了近九十万石粮,十几万匹布到草原上,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杂货,这就是和裕升与各地商会聚集起来并运送出去的物资。

九十万石粮,收粮的成本平均在四钱左右,近来粮价上涨可能会涨到五钱多些,算上运送的成本,抵达草原北境时是七钱到八钱之间,和裕升的售价一律是二两一石,利润是一倍多些。

也有些蒙古人不服,他们当初在马市一样能买到四五钱一石的粮,曾经多多少少有不少台吉替牧民抗议,但和裕升方面的态度就是绝不让步,没有一倍以上的利润,辛辛苦苦的弄这些走私的事做什么?

常威在草原上也是向那些台吉指出,牧民自己买粮也要有损耗,要千里迢迢的到马市贸易,折算起来粮价也并不便宜,现在和裕升送货上门,马市又关闭,这个粮价已经是很合理。

蒙古人手中当然没有多少现银,除了买奢侈品的台吉们,牧民们多半是用毛皮和马、牛、羊等草原上的特产来折银贸易。

“咱们直至九月底,共买各种毛皮六十五万张,马七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五万,其余各种货物折银十五万。”田季堂紧接着道:“毛皮和牛羊最好卖,几乎出光,马卖的少,现在已经出脱了六成,还有四成在手里,年前一定出脱干净。”

李国助在一边听着,只觉得心怦怦直跳。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张瀚叫他过来旁听的用意,这是很明白无语的告诉自己和裕升的底牌到底有多雄厚!

老实说,如果不是各人在说话时还不断的拿出详细的数字来比对,李国助几乎认为这是张瀚故意安排的会议,然后将事实的数字夸大十倍……皮货这东西在南洋是极硬极硬的硬通货,有多少出多少,是丝毫不带含糊的好货,几乎就是等价于黄金白银。

颜思齐在台湾的部下,除了种地的之外就是捕鱼打猎,打猎也主要是打鹿皮,这东西制好了汇集一批就出手,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抢着要。

倭国人也要,而且数量极大。

在崇祯年间,荷兰人因为在台湾的殖民获得了大量的鹿皮,一年的贸易量达到了破天荒的十五万张鹿皮!

就算是一年一百五十万张,这鹿皮肯定也是卖的掉!

皮货,牛羊,马,在内地也都是好货,在海外更是有庞大的利润空间,光是听到这里,李国助就已经觉得值得来这么一次了!

“随着第一次往辽东商道的开通,明年,也就是天启二年,粮食和布匹的出货量最少要准备翻一倍。”田季堂最后道:“财务局的预估是这样,具体情形还要看下面几个月的数字。”

李遇春皱眉道:“粮食翻一倍,就是说一年最少二百万石,真要这么多?”

“应该是要。”常威道:“北边的漠北蒙古,粮食和布匹的需求量就没有漠南蒙古大,往东去的各部,又比西边的需求大。北虏的各部,东边的部落人明显大过西边,而且加一个要打仗的东虏,他们对粮食的需求更大。东虏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二十万人的小部族,他们还得负责辽东辽中辽南三百万汉民的需求。”

张瀚微微摇头,常威等人的判断还是在把东虏当成人类的基础上……事实上天启二年大灾,努儿哈赤就开始一反初衷,开始抢掠汉人,不过还不算太严重,只是强迫汉人供养女真,到了天启五年,六年两年连续的大灾,灾害不止辽东,还蔓延到蒙古,大明的九边,大批的人饿死,到那时努儿哈赤干脆就是明抢汉人的粮食,没有存粮的汉人全被斩杀,有粮的也编丁入庄,全部辽东汉人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供养他们的女真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