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惊叹
因为这种尴尬的局面,俄罗斯人发现张瀚后简直如获至宝,托木斯克的总督已经写了几封信给沙皇,请求再派特使与张瀚接洽,并且授给特使全权,在总督看来,这事比拜见明国皇帝还重要,明国皇帝又不会开通商道,就算大明皇帝允许也没有这实力,相反,张瀚虽然是个商人,但这是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商人,在信中,佩特林和总督等人一口咬定,与张瀚的交往十分重要,并且急迫,等蒙古人全部被张瀚的商队辐射影响,上层全部拜服在张瀚的银弹之下时,俄罗斯人想影响蒙古人,并且在远东扩张下去,毫无疑问将是异常困难的事情了。
在四个月前,这伙人终于接到了回信,沙皇允许了他们的行动,也授给了全权经商贸易的大权。
虽然没有给这伙人成立什么大型的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权,佩特林等人也是十分满意了。
在这时的俄罗斯,进取精神十分浓烈,特别是在远东地区,抢下一大块地盘,或是和鞑靼人打仗赢了的无一例外被授与英雄的称号,还会赐给爵位,功名富贵一下子都有了,所以此时的俄罗斯人都有强烈的冒险和进取精神。
佩特林希望能与张瀚谈妥贸易之事,张瀚的商队已经抵达漠北,而从托木斯克出发参与漠北的贸易,来回只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是火枪的声音?”
大胡子的马多夫不停的嚼着嚼烟,烟草顺着大胡子流淌下来,听到一阵枪声之后,他在马上站起身来,用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接着又把望远镜递给佩特林。
俄国人分别观察了一阵子,脸色都是死灰一样难看。
他们对这次商道建立充满信心,除了皮毛和象牙之外,他们还准备了大量的火枪准备拿出来参与贸易。
张瀚在蒙古的扩张这些俄罗斯人都十分清楚,张瀚的商队需要大量的护卫,也需要武器,佩特林想当然的认为,明国粗陋的火枪无法满足张瀚这个雄心勃勃的大商人,只要有相当数量的火枪拿出来,就很可能敲定彼此合作的合约。
轰鸣的火炮声和枪响声象是一声声打在了佩特林的心头,一时间叫这个野心十足,闯劲也十足的俄罗斯人陷入了彻底的迷惘状态。
“这里,还是明国吗?”
……
李国助等人在进入李庄地界后,表现也不比俄罗斯人强什么。
所有从倭国或是台湾过来的人都是一副表情,呆滞,或是惊疑,没有人发出赞叹声,哪怕是言不由衷。
不是客人们没有礼貌,双方已经是准盟友的关系,如果李庄给他们的冲击没有眼下的大,李国助他们倒是会说一些礼貌的赞赏话语,就是因为冲击太大,导致了客人们的短暂失语。
半晌过后,李国助才道:“在下父子有平户基业和笨港基业,数万人受我们指挥,大小船只过千,只以为是在海外南面而王,只是我们的基业与眼下的情形相比,真是井底之蛙啊。”
李国助完全不是在谦虚……平户的基业说白了还是日本人的国土,李家只是掌控了几个港口,因为是做客当然也谈不上建立真正的基业,李家的宅邸只是建在一个类似小镇的地方,只是港口大,人烟稠密,笨港那里只是一个转运口岸和仓储基地,台湾那边有两三万汉人,多半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也就是刚开垦出一些农田,建了一些村落,和真正繁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眼前的李庄,到处都是稠密的人群,熙熙攘攘的经行过往,军营区,工场区,生活区,还有大片的经营很好的农田,无数车马满载着各色货物经过……李国助从蔚州一路过来,以为已经见太多和裕升的马车队伍,到了李庄这里才知道,原来真正的中心还是在这里。
蒋奎这时道:“这里的车马都是汇集了灵丘和广灵等地的车辆,再往东北方向是天成卫城,那里是真正的大仓储区,往新平堡,张家口,京师,往那里走的也多,纯粹的铁器,从灵丘过太行山直入畿辅的也有不少。”
一直沉默不语的郑芝龙道:“贵商行的马车,有没有具体的数字?”
“哦,这个在下也不知道,应该是有,但是属于最高层的机密,以咱的身份,不便去打听。”
李国助此时已经知道军令司军政司军法司侍从司参谋司等机构,也知道各司有各司的管辖范围,和裕升是一个已经完全统合的整体,商行和商会的车马最终也是归军政司管辖,郑芝龙问的事确实应该是高层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