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会猎开始

要想让一个人改变习惯,尚且很难,更遑论一个庞大的部族。契丹人并不是真想和大周做生意,他们是觉得抢劫很难得手,又垂涎大周的商品,才同意贸易的。

叶华看透了这帮人的德行,不过他心里有数,只要开始贸易,契丹基本上就一只脚踏进坑里了,他有太多的方法,能削弱契丹的勇气,让他们从一头猛虎变成一匹野狼,然后再变成牛羊,直到变成待宰的大肥猪……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急不得,也缓不得。总之要火候适当,耐心烹煮,才能做出一锅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香味俱全的极品红烧肉!

耶律沙发现叶华很好说话,有关商品交易,开设榷场,征收税赋……叶华一律点头,这让耶律沙很得意。

看起来大周还是怕契丹的,他们觉得给银子给绢帛丝绸太丢人了,不肯退让,但是做生意就没有什么了,宁愿多吃点亏,免得得罪了契丹。

想到这里,耶律沙十分得意,甚至有些飘飘然。

耶律屋质到底是老了,脑筋太顽固了,汉人终究是懦弱的,没什么了不起,哪怕最厉害的冠军侯,也是如此!

这一次会谈十分轻松,等所有的事情都商定妥当,叶华才说道:“双方一旦开始贸易,就要解决运输的问题,我们准备整修永济渠,以便船只通行,贵国有什么意见没有?”

“疏浚水路啊……这个是自然的,你们必须要快,可别耽误了榷场贸易的大事。”耶律沙还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生怕误了通商。

叶华强忍着笑意,连连点头,“请贵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而为,争取不耽误正事。”

把耶律沙打发走了。

叶华简直想大笑三声,这帮蠢材啊,你们难道看不出,疏通永济渠,其实是为了调兵吗!

永济渠正是那位著名的“昏君”隋炀帝留下的!

全长近2000里,用了百万人力,永济渠修通之后,中原的兵马粮饷能够直接运到幽州,隋唐两朝,对辽东用兵,全靠着这条运河支撑。

哪怕到了大周,叶华也在打这条运河的主意。

杨广把所有的骂名都背在了自己身上,却便宜了后人,这么伟大无私,奉献的节操真是让人钦佩!

借着通商的名义,把永济渠疏通,这样大周的兵船就能直接开到白沟河!

后世常说燕云十六州,以为全都在契丹人手里。

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历史上显德六年,柴荣曾经率领人马,以韩通为先锋,疏通永济渠,进军沧州,屯兵乾宁军,迫使瀛洲和莫州两地投降,又夺取了懿津关、瓦桥关和淤口关,兵锋所至,就是幽州!

摄于柴荣兵威,契丹人没敢迎战,只能死守。

假如能够继续进军,或许燕云就光复了。

可惜的是柴荣病重,不得不撤军,北伐只开了一个头儿,而没有完成。这一次出师未捷,造成的遗憾,只怕要比六出祁山还要大无数倍!

不过柴荣抢回了关南十县之地,一举将边境推到了白沟河。

收复的瓦桥关就是后来的雄州,正是抗击辽国的第一线,如果没有柴荣的北伐,只怕契丹人又要多进中原几次了。

赵大抢了人家的江山,却坐享柴荣留下的遗泽,说出来真是够丢人的——相比历史上,叶华和柴荣足足提前了6年的时间!

他们有更多的功夫来从容安排。

瀛洲和莫州像一个拳头,深入大周的国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叶华借着通商名义,重修永济渠,整顿沧州和乾宁军的防务,从侧面包围二州之地。这个建议提出来,柴荣就欣然应允。

“果然是好算计!好办法!”柴荣笑道:“如果此计能成,长乐老可要感激你啊!”

“冯太师?他感谢我什么?”

柴荣道:“你忘了?老太师可是瀛洲人,他老念叨着要落叶归根,埋骨桑梓,偏偏瀛洲还在契丹的手里,要是你能收回来,他不一定多感谢你呢!”

叶华眨巴眨巴眼睛,冯道愿意怎么想,他管不着,只是收回关南十县,那是刻不容缓,该怎么从契丹人身上割肉,又不至于触怒这头巨兽,让契丹人发疯,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叶华和柴荣商议妥当,只要会猎结束,立刻调动军民,用最快速度疏通永济渠……炸药和水泥,是他们手里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