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秦国发展篇生逢乱世,身不由己(2)

对于秦国来说,偶然的战争失利动摇不了它的根本,因为秦国在秦昭襄王的治理下,国内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百姓幸福指数不断飙升,对外由于是军事超级大国,环顾四野,没有任何国家不生出畏惧之心。但秦国再强大,秦昭襄王只能称王,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挂名的领导周天子,这让秦昭襄王感到特别不爽。

虽然实力足够强大,已经具备当老大的资格,可还是时刻被名义上的周天子给压制着。秦王心里早就有了想法,想当初西周末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害,平王继位,但是这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高帅富更不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为躲避犬戎,平王带着全家老少迁都洛阳,东周历史正式开始。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而现在作为败寇的平王日子也并不好过,周王室在东迁后地盘一天天缩小,继位后的周平王虽然不学无术,却每天对花天酒地的日子特别感兴趣,再加上管理能力有限,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国势因而更趋衰落。

时至战国,风光一时的周王室只占有都城洛阳及其附近的一片土地,号称国家主席的周天子充其量也只是个县长而已。但是越来越弱的实力并没有获得其他集团的怜悯,然而就算是已经这样了,管理高层也不消停,还要嚷着喊着闹分家。终于,小小的周王室又进行了分裂。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继位,由于裙带关系,他弟弟姬揭于获封西周桓公。桓公的孙子惠公继位后,又封他的小儿子班于洛阳东面叫巩的地方(今河南巩县),号为东周惠公。至此,东周、西周政权正式明确了起来。本身就日渐式微的周从此综合国力就更加不济了。

有种说法叫“亲兄弟,明算账”,这在东、西周这段历史中体现的也淋漓尽致,哥儿俩经常为了些小矛盾小利益互相攻战、兵戎相见,而真正伤不起的是周王室,土地被这哥儿俩打着打着就打到了别人手里。到了周赧王时期,人穷志短的他更是落魄无比,甚至连容身之地也没有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分裂能像细胞分裂一样就好了,分裂后有独自的细胞核,然后慢慢发展壮大。然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分裂之后的东西周不仅没有发展壮大,反而为了细胞核的事儿也争来争去,这个细胞核便是象征周天子权威的九鼎。西周最终笑到了最后,留下了这枚传国玉玺。

在周王室高调衰落时,此消彼长,这种一反一正的局势迅速使秦国获得了成长。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却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机遇。在秦国内部,武将云集,各国面对秦国大家无不闻风丧胆,而文臣中由于嬴政注重人才的培养,又四处聘请有才之士,所以一时间秦国成了各国的楷模和榜样。

想当年,犬戎肆虐,幽王被杀,是秦襄公挺身而出,率领骁勇的秦族儿女,顶住了犬戎的进扰攻掠,并护送平王一行顺利东往洛阳,重建国都。而当时的平王虽然管理能力有限,但混江湖那么多年,为人仗义,江湖口碑一直都不错。别人对他的坏他不一定能记得,但是要是对他好,他也绝对够意思。

秦襄公因大功获封诸侯,外姓人被封侯,可以想象秦国的发家史有多么艰难曲折,既然是诸侯,那一般是有封地的,秦家也因此获得了昔日周族的聚居地沣、岐一带,秦襄公不仅成了国家级公务员,还意外地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房地产开发商,有此双重身份,为以后的圈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鹃鸟能够实现鸠占鹊巢,当然秦国也能凭借手中大把的钞票灭掉周,400多年后,因功受封的秦襄公的子孙们日益强大,不但对过去的历史绝口不提,而且绝灭了由周平王传了22世的天子“龙种”。由此可见,后天的努力是多么重要,人生来就是靠奋斗的,否则终将被淘汰。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耳顺之年的秦昭襄王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收到了一份大礼,名存实亡的东周王朝向秦国投降了,以前的领导周天子以后成了他的下属。秦昭襄王感到特别惬意,几代秦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自己的任期内成了现实。

周天子作为各诸侯认可的合法国王,经过代代世袭,到战国时期掌门人大都武功低微,掌门令很少有人听从,门下舵主秦昭襄王早想凭借自己的取代周天子。公元前288年他就曾经强行篡过一次位,但周天子虽武功不济,但祖上余威仍在,秦昭襄王遭到各国一致反对,很快就结束了这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