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清算
李林甫最终没能握住手中的权力,带着无尽的遗憾和对杨国忠的怨恨离开了人世,但在他死后,奸诈的杨国忠并没有就此终结对他的迫害,这也让李林甫在九泉之下无法安宁。
早在李林甫弥留之际,李隆基就已经做好了让杨国忠接替李林甫的准备,为此他下诏让杨国忠兼任中书令、御史大夫、剑南节度使、文部(吏部)尚书等四十多个官职,使杨国忠成为了朝廷第一红人。
这些官职中,杨国忠最看重的当属文部(吏部)尚书之职,因为这个官职是掌管官员任命的,对于杨国忠来讲,这个发财致富的绝好官职。
就在杨国忠兼任四十多个官职的一个月后,他向李隆基提出了一个建议,今后文部任免官员,不管是否贤能,资历深的优先录用或提拔,依据资历和所阙的官职来评定其官爵待遇。由于当时杨国忠已经成为李隆基最为信任的人,所以李隆基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这个建议一经实施,立即得到了因为种种原因长期滞留不能得到做官或不能得到升迁的人,这些人按照杨国忠的建议全部合格,立即可以得到升迁,这些人全部对杨国忠感恩戴德,进而对其报答肯定是少不了的,从官场派系来分析,这些人全部成为了杨国忠的死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人中就有曾经资助杨国忠前往京城攀关系的鲜于仲通和杨国忠的最亲近的死党窦华。
为了报答杨国忠以及积极为这位提拔自己的大靠山歌功颂德,鲜于仲通和窦华为杨国忠精心制作了颂碑立在中书省门前,上书醒目的四个大字“栓综之能”,用以对杨国忠歌功颂德。
事实上,杨国忠向李隆基提出任免官员的人事建议,除了有建立自己派系的目的之外,在他的心中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运作,使当时的朝廷拜托李林甫专权将近20年的印痕,进而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朝廷将进入杨国忠主政的时间!
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杨国忠明白已经死去的李林甫还有其利用的价值,当然这种利用并不是让已经长眠于地下的李林甫重新坐起来为杨国忠做事,在杨国忠看来,往死人身上泼污水是一件投入风险小,回报收益高的事情。
就在杨国忠实施的那场全国官员栓选的不久之后,时任御史中丞、同时也是杨国忠死党的吉温私下里向杨国忠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杨国忠要想在今后的日子里巩固目前的权势,除了不断的笼络人心之外,还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树立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群臣。李林甫先前专权将近20年仇敌很多,甚至已经遍布天下,杨国忠可以利用这一点,让自己的死党诬陷李林甫生前与藩将阿布思谋反,然后杨国忠在上奏皇帝陛下请求亲自审理这个案子,到那个时候怨恨李林甫的人都愿意出来作证。
最后,吉温表示,如果杨国忠采纳这个方法,他愿意充当马前卒,团结安禄山等人共同做这件事!
应该说吉温的这个想法与杨国忠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此之前,杨国忠虽然想到了这一点而没有付诸行动,这是因为他对自己新树立起来的派系没有绝对的把握,这些人虽然从属于杨国忠,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杨国忠心中并没有底,他没有把握让这些人全都团结起来,共同往李林甫的身上泼污水,更何况他们之中有的人曾经还是李林甫提拔上来的。
不过现在杨国忠可以完全抛却他的担心,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给予吉温充分施展的环境和条件。
为此他立即上疏李隆基请求任命吉温兼任关内采访使,之所以要为吉温请求这个官职,是因为关内采访使可以随时前往关内各地进行巡视,这其中包括对地方官员征求意见,这样吉温便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冠冕堂皇的前往范阳去联合安禄山。
杨国忠的请求在李隆基那里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吉温在顺利得到了关内采访使的官职后,立即前往范阳去和安禄山进行谋划,没过多久他就带着一份揭发李林甫的材料回到了长安。
天宝十二年(753年)二月初,吉温将事先和安禄山商议好的揭发李林甫的材料上报给了李隆基,材料中陈述了李林甫生前曾经与藩将阿布思父子图谋不轨,请求皇帝陛下认真调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