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

日军第二军登陆桃花浦

第二军没有走朝鲜的陆路,而是在联合舰队的护航下,乘坐运兵船来到了黄渤海海域,选择地点登陆。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从天津大沽口或者北塘登陆,上岸可以迅速杀入北京,但这里防守严密,登陆代价太大。

另一条路是从旅顺口登陆,以旅顺为根据地,北上经营口攻破山海关,走当年清军入关同样的路线攻占北京。

看来必须在旅顺附近选择一个登陆点。

在接到必须为第二军寻找一个理想的登陆点的命令后,伊东佑亨翻出了自己珍藏的几大箱中华历史地理典籍,满头大汗地翻书查找。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叫桃花浦的小地方。公元645年,李世民亲自率海陆大军,从洛阳出发东征高句丽(今辽东),当年雄壮的大唐水军选择的登陆地点就是桃花浦!

从地图上看,桃花浦不失为一个理想的登陆点,登陆后往北可以到达九连城、安东,与第一军会合;往东南可以经金州、大连湾包抄旅顺后路,攻占旅顺。通过军舰的实地侦察,发现这一带只有几十户民居,人烟稀少。而清国的海防兵力基本是按照人员分布的密度来安排的,所以在这里基本没有设防,是一个很安全的登陆地点。

桃花浦,就是今天的花园口。

10月24日,在得知当时的第一军总司令山县有朋将于10月24日偷渡安平河口后,大山岩决定,在同一时间,第二军动手,登陆桃花浦!选择同时登陆是因为清军守军已经被第一军成功地吸引到鸭绿江边了,岸上守者寥寥。

夜色之中,联合舰队16艘军舰护卫的40艘运兵船出动了,为了保持秩序和安静,他们分成了四队,每队十艘,共2.5万日军挤在运兵船上。24日凌晨,舰队到达桃花浦外海海面。伊东佑亨命令大部分军舰停泊在外海警戒,三艘军舰悄悄行动,尽量靠向海岸,在不能前进后,军舰上放下小汽船,牵引舢板驶向岸边。在舢板上的,是联合舰队海军陆战队,他们组成了敢死队,要为陆军探路。

岸边没有一个清兵。

从这天起,直至半个月后,第二军在桃花浦开始不慌不忙地登陆。2.5万名士兵、3000匹战马和大量的枪炮武器统统被搬上岸,其间没有遇到清军的一丝抵抗,竟然好像是在本国的海岸进行的军事行动。对于日军来说,他们保持着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登陆奇迹,而对于清国来说,这是真正的耻辱。

相信大家有了一个疑问:在日军登陆的过程中,北洋舰队干吗去了?

答案是:躲着。

在登陆过程中,为了防止北洋舰队突然袭击,联合舰队派出了大量侦察舰负责监视北洋舰队的行踪,其中有两艘军舰分别驶向了威海和旅顺军港。事实证明,伊东佑亨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大东沟海战之后,定远、镇远军舰受损伤,此时正在修理,北洋舰队实施了更加彻底的“避战保船”方略,见了联合舰队躲还来不及,绝对不会送上门来的。你们想上岸就上岸吧,动静小点啊。

在接到日军正在桃花浦登陆的消息后,李鸿章指示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在桃花浦外海海面上远远地“巡逻”一圈,威胁一下日本人,但不要靠近联合舰队,李鸿章认为既然打不过联合舰队,还是躲得过的。

好吧,海面上的威胁消除了,但日军的登陆活动整整进行了14天,即使桃花浦无兵,从周边地区调一支军队来阻截也是来得及的,登陆作战要冒着很大的风险,而反登陆作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敌军一半在水里,一半在陆上,这样的仗是最好打的。

24日当天,桃花浦清军岗哨将发现日军正在登陆的情况,立即上报给了附近最大的陆防军官——金州副都统连顺。按照惯例,连顺又报告给了他的领导——盛京将军裕禄。裕禄分析,这支日军上岸后有两种可能,一是向东南进攻金州,然后攻取大连湾、旅顺,一是不攻金州、旅顺而向北配合山县有朋第一军,去包抄九连城(此时第一军先头部队刚刚渡过鸭绿江)。裕禄大人思考良久,认为:日军的选择是后一种,进攻金州可能性不大,所以连将军你不必过多理会。

这是八旗将领裕禄第一次出场。作为官僚,此人吃透官场,一路荣升,但作为军事将领,他最大的特色就是——经常性地判断不准。这并不是裕禄大人的最后一次误判,裕禄大人的这种风格将一直保持到几年后的八国联军之战中,那个时候他已经是直隶总督了,但老毛病一直不改。